这种种行为,也就造成了现在这些关中世家大族们,此时军队当中的粮草也不够充足,他们的部曲私兵也不能顿顿吃上饱饭。
后果就是燕军不可能抛弃之前搜刮的粮草辎重轻装逃逸。相反的,他们为了保证大军有足够的粮草,还要在河东郡继续大肆搜刮。
因为他们要是不这样做,这些粮草就会成为追击他们的秦军的军粮,这一出一入、一反一正,燕军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生死关头,谁会犯这种错误?在这个紧要关头发善心,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妇人之仁。
在几处险要的关口要隘留下部分驻守的士兵,苻融率领剩下的十几万人马渡过风陵渡,进入河东郡,紧跟着先走一步的巨鹿公姚苌向逃走的燕军追击下去。
坐在马上看着眼前风陵渡口浮桥阴县南面峰峦险峻的华山山脉。想起这一次燕军进入关中大地,使得关中百姓不是被迫庇护在世家大族羽翼之下,就是四散奔走逃亡。
三辅之地,经过一次次大军交战,真的可以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但没办法,战事还得继续下去。
向西看着已经被大火烧得失去了往日都城繁华容貌的长安的方向,再回首看看身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潼关,孙赫孙千秋不禁想起了一首主公姜恬教给他们的词。于是顺口吟诵了出来。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的词牌此时还没有,所以孙赫孙千秋左右两侧的邓羌和慕容垂最开始都以为孙赫孙千秋只是在说着他们所处位置能看到的风景。直到最后两句出口,这两位虽然不是文臣,却也是世家子弟的武将才发觉孙赫孙千秋并不是在观赏风景。
慕容垂身份尴尬,所以他依旧像以往一样保持沉默,尽量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除非是一定要发表意见,但他那微微皱起的眉头表明,他听懂了孙赫孙千秋的这首词。
邓羌却与慕容垂不同,自从苻坚王猛死了之后,他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牵无挂了,行事也洒脱了很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了什么顾忌。
就是因为他率性而为,所以才在郑城郑大梁带领部下脱离扶风韦家的时候,邓羌这个关中士兵眼中的不败神将,万人敌,才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和奇怪的目光,选择了和郑城郑大梁一起离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