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侯府的府兵与大理寺衙役,前后脚抵达安昌伯大门。
只见安昌伯府大门前门可罗雀,好像是知晓山雨欲来一般,大门紧闭。
衙役壮着胆子,前去敲门。
可门环无论如何撞击,安昌伯府里丝毫动静都没有,门房也好像睡死了过去。
衙役三个衙役手持大刀,围在一处却不知所措。
原衙役道,“安昌伯府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故意不给咱们开门?”
带队的包衙役道,“大理寺派人同传,即便是听到风声,也得将事情传进去。
这样,你们俩回去找些人来,咱们就在安昌伯府门外喊。”
闻言,赵衙役直接对他摔了大拇指,“还是你聪明,能想得如此周到。
这样你们俩在这里守着,我腿脚快,想来兄弟们刚走不远,再多喊几个人过来。”
不等两人作答,赵衙役便脚底抹油般跑了。
等陆七七赶来时,正好看见赵衙役跑远的身影。
赵衙役跑后,安昌伯府门外,两个衙役依旧拿着门环再敲,大有一种不开门,绝不离开的模样。
陆七七见此情形,立马问守在安昌伯府门外的暗影卫。
“今日可有人来安昌伯府报信?”
暗影卫想了想道,“今日屈子坤在安昌伯府的马车驶离后,匆匆回府。”
这么看来,这便是屈子坤得知消息,特意回府报信了。
如此更能证明,安昌伯府做贼心虚。
不然屈子坤也不会得知消息,不想着去大理寺找人对证,而是跑回府中将大门紧闭。
即便是大理寺上门,也想着拒之门外。
看着匆匆赶来的衙役,十九上前几步,凑到陆七七身边道,“县主这帮衙役,难不成敢破釜沉舟,冲进去不成?”
陆七七看着大理寺的人赶来,神色镇定自若,“陆昌萍骗财杀人被大理寺缉拿,尚未立案审判。
安昌伯府若是咬死不认,这嫁妆还得有些时日才能追回。”
她们站在远处观望。
不多时,大理寺的衙役,便在安昌伯府门外站成两排。
“大理寺前来安昌伯府通报,四少夫人陆昌萍,涉嫌在潞州府杀人放火,诈骗临安侯府钱财。
还请屈四公子出府,前往大理寺协助查案。”
一人喊完,又有人接着喊。
陆七七总算是看明白,为何大理寺会叫来这么多衙役,敢情是为了轮流扯嗓子喊。
她道,“安昌伯乃是三品官员,大理寺这帮小小衙役,竟然也敢在门前喊话?”
这倒是在她的意料之外。
十九看到衙役里的人,倏然明白过来,为陆七七解惑道,“这京中的官吏、衙役,都是沾亲带故之人。
那位站在最前面的高个子,是礼部尚书钱夫人的侄子,姓包。”
难怪敢在门前大喊,即便是闹出些不愉快,礼部尚书亲自上门,也能卖几分薄面,让安昌伯不要太过计较。
毕竟礼部尚书再怎么说,也是从一品官员,也比安昌伯官位上两阶。
若是这个姓包的衙役,在此时上立功,想必能更上一层楼。
没什么比有人铺路,更容易登山的了。
另一边,安昌伯府前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