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灭口水鬼 火烧沉船(2 / 2)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们。那毒药实在是太过恐怖,就像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死神,以一种令人绝望的速度吞噬着水鬼的生命。

仅仅是转瞬之间,水鬼的身体猛地一颤,随后便没了动静,生命的光芒在他的眼中迅速黯淡下去。

房俊的手僵在了半空中,脸上满是不甘和懊悔,他狠狠地捶了一下地面,咬牙切齿地说道:“可恶,还是迟了一步!”

房俊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迅速冷静下来,转头看向罗邦,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大声下令道:“罗邦,立刻去水鬼说的船只看看。”

在旁人看来,书信这种东西也许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过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少之又少,想要查清一些事情,远没有后世那样繁琐复杂。

要是能从那船只上找到相关的书信,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对于解开当下的谜团或许会有不小的帮助。

“尸体丢出去!”房俊面无表情地说道,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其实,房俊已经通过仔细的检查和分析,查出了水鬼所中的毒药。

这种毒药十分特殊,是专门针对水鬼这种长期生活在水中的人研制的。只要水鬼的身体离开了水,不用一刻钟,毒药就会发作。而且一旦发作,就会立刻夺走人的性命,毫无回旋的余地。

很显然,那个在背后布局的人心思极其缜密,早在水鬼下水之前,就做了严密的安排。不管事情最终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水鬼都难逃被灭口的命运。

房俊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心中暗自思索着:这个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看来,一切的线索都指向了那艘神秘的船只。想到这里,房俊的眼神变得更加锐利,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揪出这个幕后黑手,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在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罗邦宛如一道凌厉的闪电,拼尽全力地朝着目标所在之处飞驰而去。他骑的骏马仿佛也知晓事情的紧迫性,四蹄翻飞,溅起一路的尘土。

罗邦紧紧地勒着缰绳,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焦急与不甘。他心中清楚,这一次行动的成败关系重大,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爱捉弄人。尽管罗邦的速度快得惊人,可惜终究还是迟了一步。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到船边的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惨状。

那原本坚固的船只此时已经烧成了飞灰,熊熊大火虽然已经熄灭,但还残留着些许火星在灰烬中闪烁,仿佛是船只最后的哀鸣。海风吹过,扬起阵阵黑色的灰烬,像是在诉说着这场灾难的无情。

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传到了房俊的耳中。房俊正坐在一间布置典雅的房间里,手中拿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着。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眉头只是微微一皱,并未有太多的意外之色。他轻轻地合上手中的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邃的思考。

这时,李渊也在房间里,他看着房俊如此镇定的模样,不禁有些意外。他缓缓地走到房俊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小子,布局之人很谨慎,而且非常厉害,你遇上对手了。”李渊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经验和智慧。

房俊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李渊,说道:“是很厉害,不过就算再厉害,最后还是要死的。”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绝和杀意,一旦动了杀心,就如同那燃烧的火焰,绝不会轻易熄灭。他的心中已经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那些幕后黑手揪出来,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一旁的段鹏听到房俊的这番话,已经满脸的惊惧。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渊乃是太上皇,身份尊贵无比,如今李渊受伤,要是不能杀死敌人,他们这些人绝对是活不了的。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段鹏连忙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太上皇,我们一定会找出他们。”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和决心,仿佛要将这份承诺化作实际行动。他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只有找出那些敌人,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也才能维护皇室的尊严。

房俊看着段鹏,点了点头,说道:“好,我们一起找出他们,让他们知道,伤害我们的代价是什么。”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强大的自信和力量,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房俊、段鹏等人开始了一场艰苦的调查。他们四处打听消息,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他们深入到市井之中,与那些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希望能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他们还派人暗中监视那些可疑人物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着将他们一网打尽。

每一次有了新的线索,房俊都会亲自带领人马前去探查。他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始终冲在最前面。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李渊报仇,为那些无辜的人讨回公道。

而那幕后的黑手们,此时也在暗中观察着房俊等人的一举一动。他们知道房俊不好对付,但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计划。

他们在黑暗中策划着新的阴谋,企图再次给房俊等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惜第一次出手并不顺利,他们还是低估了房俊。

在那略显昏暗却又布置得颇为典雅的室内,房俊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袍,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看似随意,却透着一种成竹在胸的自信。

他目光坚定,缓缓开口说道:“如今这局面,倒也不是全然没有转机。你们想啊,军弩这等利器,向来只有军中才会配备。方才不是听说禁军已经出动了吗?咱们就顺着这条线,立刻去展开调查。说不定,这其中就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

一旁的李渊,身着明黄色锦袍,头戴冕旒,尽显帝王的威严。他微微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沉吟着说道:“不错,房俊你提出的这条线索确实值得深究。可这调查起来,恐怕也并非易事啊!”

李渊背着手,在室内缓缓踱步,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军弩,作为军队中极为重要的武器,虽然只有军中才有,但要想从中查出有用的线索,那可真是难如登天。

每年军队里都会按照规定申请报废一批军弩,这些报废的军弩就像是一团乱麻,让人无从下手。

而且,军队中人员众多,管理也并非滴水不漏,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很容易就可以钻空子。

房俊似乎看出了李渊的担忧,他并没有丝毫的沮丧,眼神中反而闪烁着一种兴奋的光芒,就像是猎人发现了猎物的踪迹。

他向前迈了一步,神情认真地说道:“其实这件事也并非想象中那么棘手。大唐对于军弩的管理向来是极为严苛的,就算是报废的军弩,也不会轻易让其消失。”

房俊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梳理着整个调查的思路。“你们想想,那些报废的军弩,就算不能再使用了,也是需要集中留存的。

在集中销毁之前,还得仔细核对每一把军弩的编号。这就好比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标识一样,军弩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从这些编号入手,说不定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李渊听了房俊的话,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他停下了脚步,看着房俊,缓缓说道:“房俊啊,你果然是心思缜密。既然如此,咱们就按照你说的,立刻派人去调查军弩的事情。”

此时,室内的气氛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压抑,众人似乎都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纷纷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到这场调查之中。

而房俊则站在那里,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真相即将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在这昏暗且弥漫着紧张气息的议事厅内,十几把军弩突兀地摆在众人眼前。这十几把军弩,那可都是军中极为重要的武器,每一把都有着严格的管控和登记。

想要让这十几把军弩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不留下一点痕迹,这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是江南的军队从上到下都出了大问题,无论是管理体系混乱不堪,还是内部人员相互勾结,不然根本没有可能做到如此悄无声息。

李渊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凝重,听完汇报后,他轻轻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就查查,看看究竟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大胆,胆敢造反。”

在李渊看来,军弩这种极具杀伤力的军中重器,一旦离开军营,不管是出于何种情况,那无疑就是对朝廷的公然挑衅,就是造反的行径。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彻查到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一旁的房俊听闻此言,嘴角不禁泛起一丝轻笑。其实,他心里早已经猜到了一些端倪。李二采用的府兵制,如今已经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府兵制的根基实际上是民兵制度,那些府兵们平日里既要务农,又要承担起保卫国家的责任。而且,他们的装备、甲胄、刀兵等,都需要自己出钱来购置和维护。

在府兵制推行的初期,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手中本就有现成的甲胄刀兵,或是家族传承,或是之前征战所获。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没有战争的时候,府兵们就没有机会通过斩获首级来换取钱财。

但他们又必须不断地出钱去维护和更新自己的装备,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府兵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对这种制度的不满也在悄然滋生。

房俊微微眯起眼睛,看向李渊,笑着说道:“老爷子,看来这事情可不简单啊!您说,一把军弩得值多少钱呢?”

李渊原本就紧皱的眉头瞬间拧得更紧了,眼睛瞪大,仿佛突然明白了房俊话里的深意,惊声道:“你是说……”

他似乎已经隐隐察觉到,这十几把军弩的失踪,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与府兵制弊端相关的巨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