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凉王心酸(2 / 2)

瞎举报的,为了一点点事打小报告的,还有乱造谣的,必须要严惩!

当然,最后一点不会写进诏书里,但李怀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态度。

“遵命。”

李信拿着诏书就出去。

李怀便把各部送来的奏书,简单处理一遍,这就跟皇帝批阅奏折一样。

过去他以为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然而当看到他们的奏书后。

他真的有点无语。

譬如,凉州第一纺织厂总督的奏书:奏请王上,望王上安好。

没了。

就这一句话,他已经连续用了半个多月了。

其实,他大可不必上奏。

然而,若在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纺织厂没事最好,没事就没东西写,可要是很长时间不上奏,王爷会不会怀疑自己搞什么小动作,还是写点吧。

李怀对此也是毫无办法,只好拿起笔,批阅:已阅,孤安。

他不回也不行。

李怀要是一直不给他回信,这家伙会想,自己是不是不受用了,会不会被人顶替。

若全部都是这样的,其实是一件大好事,就比如

九原钢铁重司总督:奏请王上,钢铁积压满仓,一月未有所出,请王上定夺!

看到这样的,就怀念上面的废话了。

这类奏书是越来越多了。

李乾不解禁凉州,李怀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给他们回复:已阅,不必多疑,继续生产。

说真的。

李怀到现在都不明白,李乾为什么要封禁凉州,他做的一切,从来没损伤虞国利益。

反而他把新式大炮的图纸都给了李乾,利用四皇子给工部传送了不少技术,就连混凝土配方都给他们了。

钢铁是凉州的根本,这个技术李怀不能给,但是朝廷但凡来采购,只需要报一个数,他从来不打折扣,而且价格也比市场价低不少。

至于其他生活物资,那又不是战略物资,他凭本事赚这个钱,这难道也有错吗?

李怀虽然不说,但是偶尔,确实感觉有那么几分心酸。

处理完政务。

李怀收拾一下心情,就打算去找上官她们,虽然还是不知道哪里得罪了她们。

该赔礼赔礼,该道歉道歉。

可是天不遂人愿。

李怀还没出门,葛良就急冲冲的闯了进来,手里拧着李怀之前写诏书。

“王爷,您是要和世家彻底决裂吗?”

又来了。

李怀翻了一个白眼,“不然呢,任由他们在凉州胡作非为?这是老子的凉州,还是他们的凉州?”

“王爷!”

葛良加重了几分语气,苦口婆心的劝解:“现在朝廷全面封禁凉州,如果这时候把世家门阀得罪,那凉州这几年的发展,恐怕都会……化作云烟。”

“几个世家门阀,安敢动摇凉州的根本?”李怀冷笑一声,对此很是无所谓。

“不是几个世家门阀,王爷,您已经得罪了凉州所有的士族,如果这份诏书发布,那他们就要造反了!”葛良沉声说道。

“造反?”

李怀眉头一低,“他们有这个狗胆?”

葛良顿时语气弱了半分,偏头说道:“至少是迁离凉州,带走所有资源,这和造反没区别。”

世家门阀之所以留在凉州,那是因为凉州能带给他们利益,现在凉州被封禁,什么都运不出去。

他们的生意也做不成。

若是再把这道诏书公布,他们还有什么理由留在凉州,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势没势。

当然。

世家门阀都在朝廷有登记的,尤其是那些大世家,没有朝廷的允许,他们是不能随意搬迁的。

问题是现在朝廷对待凉州的态度,完全就是要把凉州置于死地,朝廷要知道凉州的世家想搬出来,而且还带着凉州大部分的资源。

朝廷还不敲锣打鼓的欢迎。

要知道,当初为了改革经济,发展工商业,李怀把凉州大部分的厂子下放。

当时的世家门阀,借着机会,还有他们才有的足够钱财,接手了大部分。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立了无数的私厂。

世家门阀这一搬家,势必要卷着厂子一起走,还有厂里的技术工人,肯定也要带走。

这不仅仅是资源外流,还是技术外流,人才外流,这么大的损失,凉州承担的起吗?

总不能架起枪炮,不让他们走吧,那他们就真要造反了,如果再有朝廷的配合。

或许,如今看起来辉煌向上,盘踞西北的猛虎,就要在一夕之间,覆灭!

“请王爷收回成命!”葛良跪地磕头道。

“不收!”

李怀几乎没有犹豫,冷漠的说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