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勋戚们讲解兵法与蹴鞠关系的唐文郎,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朱元璋父子俩给卖了。依然兴高采烈地向这些勋戚们讲解着足球的战法。而李景隆、徐允恭这些孩子,时不时地就会将这些战法与兵法进行联系,然后讲出一堆大道理,甚至李祺偶尔也会说上几句。
唐文郎的记忆中可没有这些兵法的存在,所以也是一头雾水的做着一副高深莫测地样子,点头对他们进行鼓励。
李景隆真不愧是“大明军神”,纸上谈兵的能力估计让后世很多专家都自愧弗如。
但是慢慢地唐文郎却发现,这孩子似乎并不像是后世说的那般不堪,反倒是唐文郎觉得,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学杂了。学得知识太多太杂,却没有人帮他好好梳理,就使得他的思路总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跑偏,有时会让唐文郎有些哭笑不得。
但是唐文郎也没有太在意这些,这么多勋戚,自己不可能偏向谁,但是唐文郎还是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帮助这些勋戚们学习、理解兵法,那就是兵棋。
兵棋作为一种模拟战争的有效工具,从十九世纪在普鲁士出现,便成为了军官们必学的课程。而作为《文明》等类兵棋游戏,以及《气壮山河》、《人民的胜利》等兵棋桌游的忠实玩家,唐文郎对于兵棋的规则简直再熟悉不过了。
他随便选了一张在龙虎卫找到的大型舆图,让佥事誊抄了几份,画上同样的六边形格子,以每个格子为10里,每一步设定为四个时辰,以贴有小纸条的木块为棋子,设定了一个虚拟的战场条件与对战双方,将规则向勋戚们讲清,然后让勋戚们扮演对战双方的各层将领,分别商量策略进行对抗。而唐文郎则作为裁判,判定战果。
兵棋实际上并不是在一张棋盘上进行的游戏,由于双方存在视野、斥候、情报等问题,所以双方看到的棋盘及对手情况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双方进行综合考量,而战场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唐文郎则用一个表现正负面的十面骰子来判定。..
就这样,这些勋戚们用合理的理由全员翘掉了体能训练与队列训练,分成了四组,每组红蓝两方各找一个地方作为“大本营”进行兵棋对抗,而唐文郎则和胡斌以及几个佥事,在中心的军衙,为各组记录并判定战果。
一天下来,在吃饭之前,四组的兵棋推演最终落下帷幕,四组中红蓝双方各有胜负,让勋戚们全都惊诧不已,同样的兵力、环境、装备情况下,为何会有输有赢,让所有的这些勋戚们都感到困惑。但这种困惑,唐文郎并不会为他们解答,只有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兵法、战法甚至战争的意义。
而这一天,每个勋戚似乎都发生了一些改变,蹴鞠赛上,这些勋戚们再也不单独为战了,而是开始商量着各种方法来突破对方的防守,甚至连作为对手的后千户队也改变了许多,学着勋戚队的样子,开始做更多的配合,可惜球技有限,依然落得惨败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