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生又如何呢?
这又不妨碍他将其视为最重要的母亲啊。
不是亲生,就不能过问父亲与母亲和离的事了吗?
甄钰不同意父亲与母亲和离。
在他最需要母亲的时候,都是管老夫人陪在他的身边悉心教导,照顾他爱护他。
如果不是七岁那年,他的亲娘入府,他根本就不会知道母亲居然不是他的生母。
开始他真的非常抗拒这个事实。
他甚至不相信这是真的,觉得都是旁人骗他的。
可是看着与自己如出一辙的脸庞,由不得他不信,他真的不是母亲所出。
为此,他闹了很久,拒绝自己的亲娘接近。
后来,母亲抚着他的头,轻声安慰他,“钰儿,现在,你有两个娘亲疼你,爱你,多幸福啊。
即便母亲没有生过你,但是你还是母亲的儿子啊。
对外,你依旧是甄府的嫡子。”
当初年纪还小的他,就这样被母亲安慰到了。
或许,除了多了一个亲娘外,他的生活也没什么改变吧。
只是,亲娘回来之后,母亲似乎像是卸下了什么重任般,专心礼佛,整日都在佛堂念经。
母亲也很少再亲手他做衣服,再温柔地对她说,钰儿,今日学堂教了什么,告诉母亲好不好。
最主要的是他的亲娘也不喜欢他去亲近母亲。
她总是哭着说,自己才是他的亲娘。
还说,生他的时候,她差一点难产死去。
小小的他觉得很是为难。
有一次,他去母亲那里请安,吃了一些好吃的糕点,没料到当日肚子就开始疼,大夫说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了。
母亲亲自过来看他,哪知亲娘却使劲推开母亲,让她远离自己。
说母亲不安好心,她自己没有子嗣,就想要害他。
那时,他看到了母亲的眼里充满着无尽的悲伤。
只是,过后母亲淡淡的看了亲娘一眼,“儿子是你自己的,好自为之。”
说罢,便离开了。
而他清楚地看到了亲娘眼中一闪而过的心虚。
那时,他已经10岁,不是不懂事的孩童。
他早就看到了亲娘与母亲之间那隐藏在暗处若有似无的火花。
自从亲娘回到府中,他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母亲的身影了。
他知道这事其中有着不可告人的隐情,心里非常失望。
亲娘,便是如此把他当做这后院争权夺利的工具吗?
即便只是让他小病一场,可终究让他有些寒心。
亲娘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滴水不漏吗?
连他一个10岁的小孩子都能看出的把戏,母亲又如何看不出呢?
他病好之后,去了母亲那里赔礼道歉。
可是母亲看着他摇摇头,“钰儿,不用说道歉。
本就不关你的事。
你还小,不明白一个做娘的人的心理。
其实,我能理解她的不安。
她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如果我是她,整整七年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该多心痛啊。
好好孝顺你娘吧,她其实挺苦的。”
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亲娘与母亲就不能和平共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