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染血的耶律楚才,一屁股跌到了地上,面对咄咄逼人的赵康,他根本理屈词穷,毫无还手之力!
“国师,您没事吧?”
耶律楚才吐血跌倒,辽国使团顿时乱成一锅粥的围了上前。
拓跋兰更是俏脸阴沉。
莫说耶律楚才被气的吐血,连拓跋兰都险些被生生气晕了过去。
为了拿下这场赌斗,拓跋兰特意跟天皇帝借了辽国最有才的国师过来,本想打大夏一个措手不及,气的赵康吐血。
没想到,赵康没吐血,反而是他们的国师,被气的连续两次吐血,眼看人已经萎靡不振,没被活活气死,已经是耶律楚才的气量不错了。
如此狼狈,如此奇耻大辱。
这一局,辽国不但输了,还输的无比凄惨,再无回天之力!
“骂得好!”
大夏那些脾气暴躁的武将们,纷纷为赵康鼓掌,大声高喝,耀武扬威。
之前被辽
国人给按着打,这回,总算是轮到他们扬眉吐气,好好的出一口恶气了。
文臣们虽然没有武将表现的那么直接,但也是忍俊不禁的在憋着笑,看模样,他们各个都憋得相当辛苦。
看到大局已定,夏皇也是彻底的放心下来,当场便给这场比斗的结果定了调:“连输三局,这回对对子,你们辽国已经败了。我看你们也别对对子了,省的你们出去胡说八道,说朕扬长避短,欺负你们蛮夷。这第二轮,干脆就比诗词歌赋好了。”
夏皇看似信口乱说,实则心里面却有着深沉的算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赵康能写出这样让人热血沸腾的诗句,那说明,赵康比起对对子,更加擅长写诗作词,夏皇表面说不欺负辽人,实则这回才是扬长避短,准备下死手了!
“比诗词歌赋,夏皇,不是本公主看不起你们,比诗词,你们绝对没有任何胜算,大夏,根本没有资格跟我们比诗词!”拓跋兰正在难堪的时候,一听到夏皇的提议,她当场忍不住的就笑了。
夏皇嘿嘿一笑,直接念出赵康的诗作,当挡箭牌:“我们大夏没有资格?呵呵,正好,朕的大儿前日就做了
一首诗,朕念给你们开开眼界。”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怎么样,你们觉得,康儿这首诗,水平如何啊?”
辽国那些人只是各个色变,面面相觑之间,已经满是惊叹连连。
“大皇子被陛下禁足三年,这三年的经历,从他这首诗就能细细品味。大皇子唯恐虚度年华,老而不能报国,忠君之心,拳拳爱国之意,通读这首诗,真叫人忍不住落泪,又是心潮澎湃,感触良多。仅仅凭这一首诗,大皇子就足够跻身文坛,堪称巨匠!”丞相李少荃亲自给赵康背书,大赞一番,他再沉吟这首诗中的点睛之笔。
只把这位大夏老臣给念得老泪纵横,跪在夏皇面前,君臣相顾,久久无言。
大夏的朝臣们,也是各个有感,全都跪谢君恩。
一首好诗的力量,便是如此!
虽然这些朝臣,大都跟三皇子,四皇子沆瀣一气,他们瞧不上赵康,可这不妨碍他们喜欢赵康的诗,这短短两句点睛之笔,堪称是所有朝臣,乃至准备做官的书生们的座右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