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儒家之道(十九)(2 / 2)

米:孟子还有个豪迈无比的舍生取义论,造就了后世大量迂腐书生,有一批腐儒“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义字是这样解读法吗?

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是逆境中产生的感悟,苦水中泡出的花朵,孔子绝粮之旅,忍辱之行,佛陀苦修之路,传道之艰,那才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呢,没经过艰危困厄的洗礼,光是坐而论道,思想又有多少含金量?

在孟子摆好了谱等着齐王来求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的祖师爷孔子一大把年纪了,还舍着老脸四处登门推销自己的济世理念,甚至都求到了妇人的头上?在那徨徨如丧家之犬般的狼狈形骸中,支撑的是天人风骨!岂是徒子徒孙们端着架子就能学到的?

你好好想想,天人与凡人在灵魂性质上是一样的,可为什么会有天凡之别?

易:哎呀,这可是个大题目,我可要认真琢磨琢磨,这关系到如何考上天人啊!

米:那我就给你举个实例来说明问题吧,在明朝的时候,也有一个人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取了天人,你猜是谁?他又是因为什么成就了天人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