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合适围困的地点(2 / 2)

那么,刘备大军什么时候才能到呢?

张恒不知道,但根据他的猜想,怎么也得一个多月。

毕竟就算渡河成功,黄河边上可还有一座平原城,没那么容易攻破的。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坚守不出,不想在刘备大军赶到之前,损失任何实力。

世人皆有局限性,就算是张恒也不能免俗。

任他千算万算,也不敢想刘备此时已经歼灭了文丑所部,正在飞速赶来的路上。

若是知道如此,他早就主动出击,并且在东光城下构筑一条防线了。

沉思片刻后,张恒扭头看向了孙策。

“伯符,稍时我会修书一封,今晚你便派些精锐突围出城,带着南下去打探消息,将军报呈给玄德公。如我所料不错,玄德公大军此时正在围攻平原。”

张恒自信满满地给出了大致方向。

一旦能确定平原城破的时间,自己这边就好操作了。

“遵命!”

孙策自然相信张恒的判断,当即抱拳应了下来。

然后,张恒就懵逼了。

头天晚上派出的突围小队,第二天晚上就回来了。

“什么,你说玄德公大军早就攻破了平原,如今已到了百里之外?”

张恒望着眼前的传讯士卒,面色有些难绷。

“长史,主公大军在黄河岸边就已经全歼了敌将文丑全军,等到兵临平原时,城中直接就投降了!”士卒抱拳答道。

“这……”

张恒顿时无语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文丑是傻子吗!

那么点人,不果断放弃防线,退守平原,还跟刘备死磕,这货脑子怕是有问题吧!

出乎意料归出乎意料,但刘备能早到总是好事。

只是,自己这边怕是要赶不及了。

百余里的路程,明日全速前进,只怕后天一早就能杀到了。

可是一天的时间,自己能完成对袁绍的堵截吗?

张恒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终于打定了主意。

成与不成,总要一试!

即便失败,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袁绍逃回南皮,反正本来也就这样了。

事不宜迟,念头打定之后,张恒当即擂鼓聚将,下达了出击命令。

是夜,东光城门忽然打开,赵云率大军冲出城,却是直奔袁绍大营而去,打算来一场夜袭。

这自然瞒不过袁绍,他自有探骑在城下来回巡视。城门刚有动静,探骑就已经回营汇报了。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赵云也没指望能打袁绍一个出其不意,拖住就好。

一万骑兵出城夜袭之后,紧随其后的却是三万降卒。

这些兵马并没有跟着赵云前去袭营,反而就在城下四处搭建起了防御工事。看架势,却是要将所有的通道全部堵死。

所谓的局部战争,其实能操作的空间本就有限。

更何况东光跟南皮之间只有一条官道,只要把周遭的小路也一起堵住,袁绍就不可能过去。

至于周围的野地,数十人数百人也许能过,但大军的确是过不去的。

张恒立在城头,远远眺望着城下的火光。

自己修筑的防御工事,并不指望能抵挡袁绍多长时间,反正刘备大军后天就到。

袁绍怎么可能有时间强攻,反而只会想着尽快脱离包围。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面子工程,两夜一天的时间,应该够了。

立在城头看了一会儿之后,张恒一招手,把孙策叫了过来。

“伯符,稍时敌营战事起时,你便率军出城。”

闻言,孙策一愣,继而问道:“长史,末将要去往何处?”

“袁绍逃窜的必经之路。”张恒笑道。

孙策一脸茫然,还是有些不明白。

张恒扭头,看向自己身边的诸葛亮。

“孔明知我心思否?”

诸葛亮笑道:“弟子有些想法,只怕贻笑大方。”

“不妨,且试言之。”张恒鼓励道。

“城下防御工事建立后,敌军短时间内定然攻不破。而主公大军后天就该到了,袁绍必然西逃脩县与公孙瓒合兵一处。此去脩县,却只有一条官道,只要在关键之处设伏,便能卡住袁绍的归路。

只需阻挡片刻,后续大军便将抵达,敌军可破矣!”

闻言,张恒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孔明既然知我心意,那便和伯符一同行动吧。”

“遵命!”

二人当即抱拳应道。

张恒要培养诸葛亮,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先让他参与到战事中历练一番,待到此战结束后,便可在军中担任要职。

冀州平定之后,之后的割据势力虽不足为虑,但也需要逐一拿下来。

再动兵之时,诸葛亮就能真正参与其中。

不久后,敌营厮杀声四起,看来赵云已经发动了进攻。

与此同时,东光城中却涌出了第三波人马,正是孙策和诸葛亮率领的大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