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代之后,张氏从顶流世家慢慢没落成中等豪族,甚至泯然众人当个富家翁,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盛极必衰,有些事情太过,反而就到了头。
若有人将自己政治能量全盘继承,一旦出了个不肖子孙,直接将家族带沟里去,可就一切完全了。
当然,这种想法太过惊世骇俗,张恒是不敢在三个老家伙面前说出来的。
“父亲,孩儿倒是也有此意,只是唯恐蔡公不愿……”
张恒苦笑一声,故作为难道。
一听这话,荀爽顿时眼睛一亮。
“贤婿若是不愿,谁还敢强求不成!”
蔡伯喈,你不是能掐会算吗,不知你有没有算到这一层!
还污蔑我闺女就会生女儿,你闺女倒是生了儿子,你带得走吗!
说到底,荀爽除了跟蔡邕置气之外,也有自己的担忧。
荀采以前嫁给南阳阴氏,生了个女儿,如今又生个女儿,这让荀爽心中难免惴惴不安。
难道女荀注定只能生女儿?
这可不行!
在荀采生出儿子之前,蔡琰的这个儿子,就是张氏传承香火的唯一保障,也是自己女儿老去之后的依靠,可不能被蔡邕带走了。
张恒满脸为难道:“岳丈此言差矣,前者有约在先,此事小婿实在是不好开口。要不,劳烦三位……”
此言一出,三个老家伙的目光也开始闪躲起来。
你张子毅不愿得罪人,但我们也是要脸的人好吧。
“那就先拖着,总之不能让蔡伯喈把孩子带走!”张温冷笑一声,声音满是坚定。
“可是等满月之后,蔡公若执意带走……”
“老夫不管,反正这唯一的孙儿不能给别人!”
张岳一瞪眼,索性耍起了无赖。
三个老家伙对着张恒一顿施压,最终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
孩子不能带走!
都是长辈,张恒也不好反驳,只能苦笑着应和下来,此事才告一段落。
……
三个老家伙的算盘打得很好,但奈何蔡邕也不是吃素的。
蔡老头回了学宫之后,却是当场请了一个月的长假,接着又翻了一夜的古书,用尽了自己毕生才学,想给孙儿取个好名字。
以至于第二日他再度登门时,两个眼圈都是黑的。
“贤婿啊,快将孩子抱来,老夫要为我孙儿取名!”
蔡老头大马金刀地往位置上一坐,捋着他那发白的胡须,再度宣示着自己对孩子的主权。
张恒连忙点了点头,笑道:“岳丈稍候。”
不一会儿,两个孩子都抱了过来。
“岳丈通古博今,学究天人,帮两个孩子一起取名吧。”张恒笑道。
“不过举手之劳而已,贤婿不必如此客气。”
蔡邕接过孩子后就开始摇头晃脑,好像在憋什么大招,脸上却是便秘一般的表情。
好半天之后,蔡邕的大招终于蓄势完毕,悠悠开口道:“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老夫便为此子取名为松。人生天地,无信不立,无节不友,无道不盈。
望此子如松柏一般,守身持正,气运绵长。”
蔡邕这番话,自然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愿景也是极其美好的。
但张恒听完之后,脸色却和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张松……
这个名字可不吉利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某个火锅盆地的二五仔,也是叫这个名字,最后死得老惨了。
“怎么,贤婿以为不妥?”
蔡邕见张恒不语,还以为他不满意,急忙问道。
“妥,太妥了,多谢岳丈赐名!”
张恒忽然反应过来,这小子可不姓张啊,人家姓蔡的好吧。
蔡松!
嗯,这样听起来就顺耳多了。
蔡邕这才满意地笑了,“此子乃我蔡氏独苗,老夫为他取名乃是份所应为,贤婿何必客气。”
张恒又把女娃抱了过来,“还得再劳烦岳丈一番,为这女娃娃也赐个名。”
在蔡邕的观念里,女孩就随意多了。
只见他一捻胡须,呵呵笑道:“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便与此女取名为蓁,贤婿以为如何?”
蔡邕吟诵的这句诗,张恒自然是知道的。
其出自《诗经》的周南篇,名叫桃夭,是一首庆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其中的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是形容桃花盛开,绿叶随风摇摆的意思。
桃花正盛,桃果未熟,枝叶随风摇曳,正是形容女性略显青涩的美好年华。
用这一句,也可以看出蔡邕对这女娃娃的期望,是想让她将来长大之后,当个气质温婉的贤妻良母。
“多谢岳丈赐名!”
张恒拱手笑道,算是接受了这个名字。
取了名之后,两个孩子又被抱了下去,张恒和蔡邕在堂屋里对坐饮茶。
聊着聊着,张恒忽然笑道:“这两日,城中出现了一些流言,不知岳丈可有耳闻?”
“老夫一直在城外教授学子,何曾听过什么流言。”蔡邕纳闷道。
“既然岳丈不知,那小婿便斗胆直言了……”
张恒笑着将自己编造的内容说了一遍。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蔡邕听完之后,顿时大为恼火,猛地一拍桌案,整个人须发皆张。
明明六十岁的老头了,却是瞪大了眼睛,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岳丈息怒,此事不过是流言而已。”
“无风不起浪,此事背后必然有人授意,老夫饶不了这些小人!”
蔡邕大怒道,气得面色通红,眼中满是凶光。
却是连饭都不吃了,直接拂袖而去。
看他那模样,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望着蔡老头的背影,张恒嘴角勾勒出了一丝弧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