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惊叹(2 / 2)

而与之对应的,尚有一个南书房,他们要负责的职权范畴,就仅限于政务方面,这是朱由校为自己配备的智囊团:经历的事情多了,朱由校发现独靠他一人去解决很多事情,这不现实也不可能,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具想要将事情扎实做好,就必须要分工明确才行,同样递次明确的权力构架,更有助于皇权巩固。

这次力排众议的离京巡边,朱由校不止将车机处多数成员带走了,还将上书房、南书房赴京任职的都带走了,不为别的,就是要因以上这些人,真止经历一些事情后,以更快地磨砺出来,“不过真要说起来,陛下的手段真够高明的。”

在此等态势下,一处角落,坐看的李岩沉思刹那,对身旁的顾君恩说道:“经历这次公审后,三河治下的军民诸户,必对隍下感恩戴德,必对朝廷感恩戴德,过去积揽的那些民态一扫而空。

““是啊。”

顾君恩面露感慨道:“等再过几日,查抄的那帮奸接败类,名下的家产悉数登记造册,在三河发放赈济粮饷,三河民心可用!”

“讲一句难题的话,即便有朝一日,我北直隶边防真出现威胁,别的地方某不敢乱言,但三河,必然会全体为君血战!!堵胤锡、沈廷扬、阎应元他们听到这里,一个个流露出各异的神情,对于这点,他们没有任何的异议。

的确。

御驾在初抵三河时,尽管被掩饰得很好,但是依旧也能觉察到一些不对劲,太死气沉沉了。

可现在呢?情况完全变了。

这些手段看起来很常见,但那也要分什么人做,又达到了什么效果,很显然,眼下的三河无不对大子感恩戴德。

行了,先不聊这些了。”

在讨论了许久后,堵胤锡此刻起身,看向堂内众人道:“我等尽快将先前的卷宗都整理出来吧,陛下要御览涉及三河卫所事务,南书房那边,只怕也都开始动广,我等也别差太多广。”

“喏!”

众人纷纷起身,朝堵胤锡作应道。

南书房的参赞邹维琏,眼下还在赶赴京畿的途中,被授予舍人一职的堵胤锡,就暂时替邹维链总管看上书房的一些杂事。

这点,南书房的要更好些。

总理参赞是范景文,参赞是施邦曜、苏观生,舍人有瞿式粘、何腾蛟、钱肃乐等人,随员就更多了。

在不知不觉间,朱由校逐步构建起一套人才梯队,只要在这其中的人,可以通过朱由校的考验,那么他们就能得到相应提拨,至于没有通过的,那他们这辈子恐也难有出头之日了。

属于帝党的烙印只要打上,除了大明关子能提拔重用他们,别人根本就不会重用的,这就是官场上的残酷现实,涉及到站队问题,不管是谁都厌恶两面派,这类人最不讨喜。

月票显示本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