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 章 新一团和独立团(2 / 2)

李云龙先是救过孔捷的命,又把一个齐装满员的团毫不保留的交给他,孔捷对李云龙的感恩就是情真意切,超过了战友之间的情谊了。

李云龙就是让孔捷上刀山下火海,他也会二话不说。这种超乎寻常的友谊,只有在战争年代也会有。

孔捷外号孔二愣子,他的愣来自于他的天不怕地不怕。孔捷穷苦家庭岀身,母亲早年病逝,父亲老孔是地主家的长工。

孔捷从小没上过几天学,七八岁就在地主家放牛割草,工钱没有,只管三餐饭。按地主的说法,管你三餐饭就不错了,要不然你两父子饭都没得吃。

孔捷十岁的时候,父亲老孔一病不起,地主家是不会养闲人的,见老孔病得起不了床,就给他结算了剩下的工钱,将老孔父子赶回了家。

十岁的孔捷用平板车拉着老孔回到了家徒四壁的孔家,安顿好父亲后拿地主给的工钱四处求医问药。孔捷花光了父亲的工钱,也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

在乡邻的帮助下,一口薄皮棺材把老孔抬了岀去,从此孔捷就成了父母双亡的孤儿。孔捷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过了好几年年,正当他对未来充满了绝望的时候,一支红军队伍在他们村里经过。

在兵荒马乱的乱世,兵痞就是老百姓的灾难。可是村里人看见这支队伍,一不抢钱二不打人,要东西都是掏钱来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与之前经过的队伍有着天壤之别。

十五岁的孔捷见这支队伍不是一支寻常的部队,于是大着胆子问一名战士,他们的队伍还要不要人,他可以帮队伍喂马做饭做杂活。红军战士见孔捷衣衫褴褛,又见他说自己是个孤儿,就把他带到一名长官模样的人的面前。孔捷听战士叫他营长,知道他是个官。

孔捷问道:“长官,你们还要人吗,我只要能吃饱饭就行,我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我可以帮你们喂马,我什么都可以做,只要能吃饱饭就行。”

这位红军营长和善的笑了笑说道:“小鬼,我们是红军,不兴叫长官,我们都是叫同志,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是为了同一个志向而走到了一起。”

营长又说道:“参加我们红军是很苦的哦,我们不像国军吃香喝辣,红军一路上吃野菜喝白开水都是有可能的。”

孔捷说道:“我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有口饭吃。”

营长想了想说到“这样吧,你先去炊事班帮忙,等长大了再干别的。文书你来给他登记一下。”

登记了孔捷的参军年龄,参军地点后,孔捷被分到了炊事班帮忙。

孔捷随着这支红军队伍转战南北,一支行军锅被他从南背到北,又从北背到南。在一次战斗中。那位慈祥如父亲的营长牺牲了,孔捷大哭了一场,这位营长是除了他的父亲之外,在这个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