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骑兵连进攻(2 / 2)

旅长要李云龙来旅部把马带回去,李云龙不敢怠慢,屁颠屁颠的跑到旅部,旅长一见到他,眼珠子一瞪:“李云龙,你小子长能耐了啊,本旅长亲自跑到师部给你说情,才弄来这二十几匹马,你要是不打几个胜仗,看我不活劈了你。”

别看李云龙在独立团是个太上皇,到了旅长跟前,立马吓得跟孙子一样,大气都不敢喘:“多谢旅长对下属的关心,骑兵连一定多打胜仗多杀鬼子,给旅长长脸。”

旅长长听又不乐意了:“你李云龙打胜仗杀鬼子,怎么就是给我长脸了,是给你自己独立团长脸。”

李云龙点头哈腰:“是是是,旅长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反正我独立团多打胜仗就是对了。”

李云龙见那几十乘蒙古马,脚力甚健,膘肥体壮,蒙古马是中国北方草原上的重要马品种之一,在抗战时期,蒙古马被广泛用于侦察、通讯和运输等方面。

总的来说,用于军马的马品种的共同特点,是要适应能力强、耐力和速度出色,很适合用于当时的战争环境和运输需要。

有了人又有了马,李云龙就硬气了起来,吆吆喝喝的对连长孙德胜说道:“孙连长,咱人马都给你弄来了,马还是我去求旅长弄来的,

“本团长对练骑兵是一窍不通,你孙连长要给我把骑兵连给训练好,练精兵,打胜仗,多打鬼子的骑兵,多给独立团长脸。”

孙德胜正色说道:“请团长放心,我一定训练岀一个嗷嗷叫的骑兵连,不杀光鬼子的骑兵,咱誓不收兵。”

孙德胜对骑兵进行训练,训练骑兵是个繁琐的活,骑兵首先要学会装马具,也就是马的鞍鞯。马具的佩戴对马匹的平衡和操控至关重要,勒缰控马全靠马具佩戴正确不正确。

马鞍在马背上的位置、马肚子上肚带的松紧、缰绳的长短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细节需要准确无误地完成,否则可能会影响对马的操控,甚至可能造成人仰马翻的严重后果。

骑兵对马的牵拽,也就是牵马,也是有学问的,牵马训练主要是让骑兵和战马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和理解。要求骑兵在需要转向时,不回头看,也不强行拉拽马匹,马匹能通过骑手的细微动作,感受到骑手的指令。

骑手通过牵马的动作和语言指令来引导马匹朝向正确的方向行走。骑手与马匹理想的状态是,不需要缰绳的控制,通过牵马的动作,就能让马匹做出相应的反应。

最重要的环节骑马,骑兵需要掌握全部的骑马技巧,包括如何在高速奔跑的马背上保持身体的平衡,如何通过缰绳控制马匹的行动,如让马狂奔还是慢走,是让马停止还是跑动等等。

刺杀训练,骑兵是为了作战而生,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作战,所以还要练习在马上刺杀。骑兵一般用马刀,热兵器是马枪。

马刀的使用方式,通常是在马匹的高速运动中,对目标物进行劈杀。马枪则是在高速奔跑的马背上,对目标物进行有效的射击。

骑兵的整体训练,骑兵整体训练包括集体训练,如骑兵的队列行进、冲锋等动作的训练。训练过程中全体骑兵,需要注意对下达的口令协调一致,使整个骑兵队伍能够高度默契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战斗效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