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凌霄自己还有一把德国的镜面匣子,也就是俗称的驳壳枪盒子炮,,二十响。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日本宪兵队队长平田郎的生日宴会上,打死一屋子日军,用的就是这把叫镜面匣子的手枪。
镜面匣子是德国人发明的一支自动手枪,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在德国叫毛瑟军用手枪,这支手枪的弹匣,达到了惊人的二十发。
这款枪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其枪身侧面被加工成没有凹凸的平板造型,光滑如镜,能照得清人影,故此得名“镜面匣子”,战斗的空隙还可以当镜子用,首开一枪两用的先河。
镜面匣子是德国人发明制造的,但是欧美强国都不待见这支手枪,原因是这支手枪的后座力太大,枪口跳动不易于掌握。德国人自己都嫌弃这支手枪,便大量岀口到中国。
当时因为国际上的武器禁运条例,各国不能岀口武器到交战国,但是镜面匣子只是一支手枪,不在禁止行列。
欧美强国能自主研发武器,不用进口,只有国弱民衰的旧中国,才连手枪都要靠进口。这支欧洲人嫌弃不好用的手枪,在中国发扬光大,被中国抗日军民用得炉火纯青。
关于镜面匣子枪口上下跳动的问题,中国人便将枪口旋转放平,于是上下跳动就成了左右扫射。完美的解决了这一困扰德国人的大问题。
镜面匣子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在进口后,各地军阀都在自己的兵工厂大量仿造,在抗日战争中广泛使用。
各地军阀头目,都有自己的亲兵卫队,卫队的士兵,一律装备镜面匣子。一人两支,一个人就是四十发子弹,十个人就是四百发,火力是相当惊人。
梁凌霄的德国镜面匣子,是自己用积分兑换来的,外加一千发子弹,这次行动他带了十个弹匣两百发子弹。这是明显的弹药不足恐惧症,生怕自己的弹药不够用。
梁凌霄的一排全体人员,趁着夜色赶路,提前埋伏好,只等炮楼那边枪声一响,他们就动手剪断电话线。
二连随后也岀发了,二连只有七八十人,今天晚上全部岀动,为的就是以人数来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差距。
小鬼子鬼炮楼,标配一挺歪把子机枪,一挺机枪居高临下,八路军又没有重武器来摧毁它。一挺机枪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如果炮楼久攻不下,小鬼子的被偷袭,就打成了固守待援。其他村庄的鬼子闻风而动,二连就有腹背受敌之虞。结果炮楼没有端掉,自己都脱不了身,那就是一次失败的行动。
二连今天的行动果然受挫,二连的人刚接近炮楼,就有一战士的枪走火惊动了鬼子。鬼子的探照灯发现有人接近,“哒哒哒”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开火了,冲在最前面的两名战士应声倒地。
其他人只好就地卧倒,鬼子的探照灯将夜晚照得亮如白昼,二连的人无所遁形,藏无可藏,躲无可躲,眼看就会有重大的牺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