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领命后,迅速率两千步兵冲向土匪营地。一时间,喊杀声起,尘土飞扬。土匪们见荆州军来攻,纷纷迎战。黄忠一马当先,手持长刀,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土匪们虽人数不少,但皆是乌合之众,面对训练有素的荆州军,渐渐抵挡不住。
土匪头目见状,心中有些慌乱,但仍强作镇定,指挥土匪抵抗。就在此时,后方突然传来喊杀声。原来是赵云率领骑兵绕到了山谷后方,如神兵天降,向土匪杀来。土匪们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
贾长生在高处见时机已到,大手一挥,喊道:“全军出击!”荆州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土匪营地。土匪们在荆州军的前后夹击下,死伤惨重,纷纷跪地投降。
贾长生骑马来到土匪头目面前,土匪头目虽已被擒,但仍一脸不服气。贾长生看着他,说道:“我本不欲与你等为难,奈何你等执迷不悟。如今董卓未除,天下大乱,你等不思报效国家,却在此为非作歹,实在可恨!”
土匪头目冷哼一声:“什么报效国家,我们只为活命。这乱世之中,谁不是为了自己”
贾长生摇头道:“你这想法大错特错。如今我等讨伐董卓,便是为了还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你等若愿改邪归正,我可饶你等性命,还可让你们加入我军,一同为天下苍生效力。”
土匪头目听后,心中一动,思索片刻后,说道:“你所言当真若我等加入你军,你不会亏待我们”
贾长生正色道:“我贾长生向来言出必行。只要你们真心悔过,遵守军纪,我荆州军定不会亏待你们。”
土匪头目环顾四周,见手下兄弟们死伤不少,心中长叹一声,说道:“好,我等愿降。”说罢,率众土匪跪地叩拜。
贾长生命人将土匪们妥善安置,受伤的土匪得到了荆州军军医的救治。随后,贾长生对这些土匪说道:“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荆州军的一员。我希望你们能洗心革面,奋勇杀敌,为自己,也为天下百姓,闯出一条光明之路。”众土匪齐声应道:“愿听主公吩咐!”
解决完土匪后,贾长生率领荆州军继续向长安进发。经过此次事件,荆州军士气更加高昂,他们深知,前方等待他们的不仅是讨伐董卓的重任,更是一场为正义而战的伟大征程。而这伙土匪的加入,也为荆州军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们将在贾长生的带领下,一同书写属于荆州军的传奇。
贾长生收服这股千人土匪后,得知附近还有两伙土匪,总计三千人,而自己所率荆州军也不过三千人。此时,大军暂时驻扎,贾长生召集徐庶、黄忠、赵云等一众将领谋士,于营帐内商议是否收服这两股土匪势力。
贾长生神色凝重,率先开口道:“诸位,如今我们知晓附近尚有两伙土匪,人数共计三千。我军虽刚收服一股土匪,但整体人数依旧不多,若能将这两股土匪也收入麾下,壮大力量,对我们讨伐董卓或许大有益处。只是,此事需谨慎谋划,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徐庶手抚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收服土匪,扩充力量,此乃可行之策。但这两股土匪人数不少,且不知其脾性和想法。我们可先派人前去打探,了解他们的实力、内部情况以及对我军的态度,再做定夺。”
黄忠抱拳道:“主公,末将以为,我荆州军训练有素,即便正面攻打,也未必不能取胜。只是如此一来,难免会有伤亡,且耗费时间精力,耽误行军。若能招降,自然最好。”
赵云点头附和:“黄将军所言极是。但招降之事,需讲究策略。我们可先礼后兵,派人劝降,若对方不从,再以武力威慑。”
贾长生微微点头,目光看向众人:“元直所言打探之事,甚是关键。子龙,你挑选几名精干的探子,尽快摸清这两股土匪的详细情况。”
赵云领命道:“是,主公!”
几日后,赵云派去的探子归来,详细汇报了两股土匪的情况。原来,这两股土匪分别盘踞在两个山寨,一个名为黑风寨,有土匪两千人,寨主叫王猛,此人勇猛好战,但为人仗义,常劫富济贫;另一个是野狼寨,有土匪一千人,寨主叫李霸,生性残暴,作恶多端。
贾长生听完探子汇报,再次召集众人商议。徐庶说道:“主公,黑风寨寨主王猛,有侠义之心,或许可劝其归降。我们可派能言善辩之士,向他陈明利害,讲述我军讨伐董卓的正义之举,邀他一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至于野狼寨的李霸,生性残暴,恐难劝降,必要时只能以武力解决。”
黄忠大声道:“末将愿领一队人马,先去攻打野狼寨,将那李霸擒来!”
贾长生思索片刻,说道:“不可贸然行动。野狼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强攻,我军必然损失惨重。先按元直所言,派人劝降黑风寨。若能成功,再借助黑风寨之力,一同对付野狼寨。”
于是,贾长生挑选了军中一位口才出众的谋士,带着厚礼前往黑风寨。谋士来到黑风寨前,表明来意,请求面见寨主王猛。王猛听闻贾长生派人前来,遂命人将谋士带上山寨。
谋士见到王猛,行礼之后,说道:“久闻王寨主侠义之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如今董卓祸乱天下,致使百姓生灵涂炭。我家主公贾长生,乃仁义之士,率荆州军讨伐董卓,欲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听闻王寨主在此劫富济贫,想必也是心怀大义之人。若能与我军一同讨伐董卓,必能成就一番大业,留名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