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混战持续了一天一夜。最后曹军形成了两个部落,支持曹彰的曹军站在最里面曹彰的大营,支持投降的士兵占领了曹真,曹真只能跑到曹彰大营去躲避,否则非被杀了不可。一场混战,死伤五六千人,想投降的有2万余人,忠于曹真的有3万多人。
第二天早上,两边终于打累了,各自罢战,曹彰和曹真在大营里想对策,这边也推举了两个带头的,一个叫张铁山,一个叫林文山。在军中原来都是督尉。他们来到关下,林文山向城上的蜀军喊道,“上面的兄弟,我们想投降,我们现在有2万多人,能接收吗?”
城上士兵一听,不好做主,告诉他们等一下,等禀报魏将军再做定夺。几位头领在城下等候。
不多时魏延来到城上,看到几位领头的在城下徘徊,问道:“几位将军可是要投降?”
“魏将军,正是,我们昨天和曹彰他们打了一仗,现在想投降蜀军的有2万多人,将军能否接收我们?”张铁山说道。
魏延说道:“非常欢迎大家,但人员太多,我们这边大营安排不下,这样,二位将军先去组织3000人过来,协助我们建设大营,等建设好了,我再告诉大家一起过来,可以吗?”
张铁山和林文山商议了一下,觉得有理,就说道:“好的魏将军,我们先去安排3000人过来。”
“好的去吧,另外组织好士兵们,做好防守,小心曹彰他们偷袭你们。”魏延提醒道。
“多谢将军提醒,我们立刻去安排。”张铁山说道。
二人回去,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带领着3000人过来了。魏延告诉士兵,大门只打开一扇,另外一扇门用石头堵住。士兵们做好防御,以防万一。让降兵排好队一个一个进来。进来的时候有专门的人收缴武器。并有专人带领大家去到后营外面。魏延已经在后营右边200米处,画出了六个大营的位置。安排了2000人协助并监督这些人建设大营。这也是以防万一。这2000人建好大营后就和他们一起住。一来拉近关系讲解“蜀四条”,一来做好监督,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