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造纸术和酿酒术,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他造出来的纸,柔韧细腻,平整光滑,吸水不晕墨,方便轻薄,关键还便宜,深受读书人喜爱。
他的霍家酒,颜色透明,入口柔顺,后劲儿大,深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的欢迎,都言这才叫酒,以前喝的那是啥玩意。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挣的钱,不是用来自己花的,他挣得钱,统统用在了抚恤战后伤残,还有战死士遗孀和遗孤的身上。
这件事说起来,还有一件渊源在的。
从泰山回来后,皇帝不让霍去病出长安,他待得无聊,就带着孩子每日混迹市井玩。
把个霍姚和霍姝带的跟野孩子一样,阳石公主跟皇后抱怨过好几次。
有时候刘弗陵跟赵夫人去皇后宫里问安,听见阳石公主的抱怨,把刘弗陵给羡慕的不行。
他也想出宫跟着霍将军玩去,但是不行,他是皇子,出不了宫。
赵夫人心疼儿子,跟皇帝提过几次,皇帝每次都笑而不语。
这皇子,跟霍去病关系不好不行,但走得太近,也不行,这个度,不太好把握。
话说霍去病带着儿子女儿有一次去坊间玩,骑马走在路上,霍姝到底是年纪太小,骑马还显生疏,差点踏在了路边一个小乞丐身上。
马受了惊,差点把霍姝掀下马来,幸好霍去病父子眼疾手快,一个抱住了霍姝,一个拉住了马,让小乞丐没被马踩死。
惊魂未定之时,后面差点吓死的护卫就要上前打那乞丐。
被霍去病叫停了,不料小乞丐却吓晕过去了。
没办法,总不能见死不救,霍去病叫人把他带去了医馆救治。
本来霍去病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很快忘在脑后,继续带着人去城里玩。
还是护卫后来跟他禀报这件事的后续,才知道那个孩子不是孤儿,他有个体弱阿母,替人浆洗衣服过活,孩子则混迹街头乞讨。
这些都没问题,顶多多给他些钱财让他养好身体罢了,护卫多查了一些,知晓了那孩子的阿翁本是军中人,当年跟着霍去病北征匈奴死了。
他是遗腹子,他阿母生下他后,不肯改嫁,但族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把他们赶出了祖宅,分了他家的田地,让他们母子居无定所,衣食无着。
女人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很是艰难,身无长处,只能帮人浆洗衣服和做些女红针线养孩子,孩子渐长,吃的越来越多,心疼母亲,就跟着小伙伴出去乞讨,希望能减轻阿母的负担。
“不对啊,战亡将士不是有抚恤金吗?还有遗孀遗孤每年也能领到定例的钱来过活。朝廷不是有相关政策吗?”
“呃,将军有所不知,那女子的公婆还有其他儿子,死了的儿子和寡居的儿媳自然不放在心上,连带着孙子也不想理了。抚恤被公婆领走给了其他儿子,这母子俩一分钱都没见到。
每年发的钱也是交给公婆,上面的人估计连这对母子的存在都不知道。
人走茶凉,人心险恶,父母亲族也是如此。”
那护卫对调查出来的结果也很感慨,因此才跟将军多说了几句详情。
霍去病怒发冲冠,这还了得,敢欺负我手下士卒的遗孀和孩子,当我霍将军是死的不成。
于是派人去替那孤儿寡母撑腰。
这一深入了解不要紧,竟然牵扯出更多的幕后真相。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