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百姓贱如蝼蚁(2 / 2)

新罗将水稻以及中原王朝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新罗,克服了当地的地理和气候,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另外,在饮食方面,人类的创造力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有了足够的稻米,古朝鲜人便开始了他们的“创新”。

比如将煮熟的大米捣碎,做成各式各样的糕点;又或者是将煮熟的大米与其他食物混合起来,平衡营养,比如紫菜包饭……

在新罗与唐朝交好之后,中原文化对新罗王朝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饮食文化习惯。这其中,汉文化的进入,大大的影响了朝鲜。所以一直到后世,朝鲜都自诩为小中华。

而朝鲜这个名字的由来,还和大明有着直接的关系!朝鲜名字的由来是:在1392年的时候,李成桂推翻了高丽王朝,并自立为王,创建了朝鲜王朝。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李父就仕之地“和宁”以及高丽古名“朝鲜”,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来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一个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较为文雅,因此裁定新国名为朝鲜。

就这样朝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车队一直在缓缓前进,沿途都能看到不少的破败的村落。好多低矮的茅草屋,还被火烧过。估计是民乱引起的。这还是靠近官道的情况,在山里的那些百姓,可能还不如这些人过得好。

崇祯的车队前,一直有一队朝鲜兵卒带路,他们走的就是官道,可以直接到达朝鲜都城,汉城!

崇祯望着外面的一幅衰败的景象,暗自摇头:“这些百姓。也快活不下去了!怪不得会民乱四起。这就跟大明一个样啊!”

听到崇祯的话,王承恩笑着回道:“爷,这不是等着您来拯救他们吗!”

“呵呵呵,呵呵呵!”

崇祯连续几个冷笑,拯救他们?谁来拯救自己!说句不好听的,这个世界上,有那个国家的百姓能过得好了!不都是在温饱线上拼命的挣扎。

除了那些豪门贵族,官员王朝,百姓永远都是贱如蝼蚁!

再说了,大明活命的策略,肯定不会用在朝鲜身上的。有句老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没有完全同化朝鲜之前,崇祯绝对不会扶持他们开展工业。甚至连粮食扶持都不会有!

那哪怕是以后彻底同化了,也要有所保留,只能让他们开展一点点的轻工业,代加工。就连参军,从政,商业他都要限制。

朝鲜三面环海,就是个天然的大港口,要是发展的好了,政策支持到位,那经济能力,可能后世两个广东都比不上。真要有这一天,华夏人都纷纷往朝鲜跑,那还同化个屁,这不是被反同化了吗!广东那个经济能力,就能吸引全国近三千万人口过去务工,要是经济再上一层楼,老百姓都会蜂拥而至!

“还是要将有限的工业基础,均匀的分布在华夏境内。特别是重工业,能藏个百年以上,那华夏的未来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