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生死自负(2 / 2)

京城,崇祯一如既往的走在大街上,要多嚣张就有多嚣张,活脱脱一个高衙内。手上拿着吃食,不停的往嘴里塞。

体察民情,这是他经常做的事,政策怎么样,官员执行的怎么样,靠自己在宫里幻想是没用的。所以他闲得发慌的时候,就一身军装,出来溜达一圈。远得地方就只能让安全局去监管了!

体察要民情,就能跑去他的婉儿那里,好好的放松一下。这是一举多得的事。他也乐在其中。

皇帝出行,仪仗两千人。便装出行,随行也就一个营的警卫队。五百多人,整条街都是穿花衣服的战士,这些人,顺着街边前进,也不故意的拦截百姓,但所有的百姓走到这里,都会被人群自动分离到街道的两边。

老百姓看到大队的战士,也不怕,也不会留下围观,大多都是看上一眼,露出一个善意的微笑就绕道离开了。皇帝要是不穿龙袍他们都不认识。

崇祯:“大伴,这百姓是越过越明白啦!看起来,公安部做的还不错!”

王承恩抓着半串糖葫芦,狗腿的说道:“还是爷的功劳。这天下清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崇祯笑笑,这话他认同,只要当权者愿意为百姓做点实事,把官员管好,其他的事,不用你去操心,百姓自己都会把日子过的红火起来!怕就怕,当权者不管事,官员不顾百姓的死活,商户地主拼死的压榨百姓。

这种放任不管的态度,会让百姓处于一种孤立圈养的状态。压迫时间久了,百姓心中的怨气就会出现!

一旦发生矛盾,某些部门又开始,拿着钱睁眼说瞎话,包庇那些奸商,百姓对这些人的信任度,那是直接跌入谷底!

无数个指鼠为鸭之后。那天下的百姓,见官员堪比路边野狗,要不是他有獠牙,说不得还要挨两石头!

谁都不是傻子,对与错,人家心里都有杆秤。

崇祯:“城外的贫民窟改造的如何了?”

王承恩想了想:“爷,应当是全部都拆除了。前些日子,倒是有人闹过,不过很快就被警察局给镇压了。”

“哦,这倒是新鲜,拆旧换新的,还有人不愿意?”

拆迁这事,崇祯见得多了,一夜暴富的都静悄悄的躲在被窝里数钱。一个老破小,一拆迁,大概率就能换三四套大三居,还能得一笔巨款。所以好多人都以破房子上,画着红圈圈,写着拆字为荣!有了这个,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女朋友马上就跟你表白!

在网上闹腾的,大概都是这不值钱的地段,一拆就没得挣。相比之下,人家的几套大三居,自己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心里极度的不平衡。这不闹腾才怪了!

后世老百姓,一边幻想着修路架桥,搞工程能经过自己家,到时候占地拆房,青苗补助,一夜暴富。没成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家把账算的明明白白的。

最后左邻右舍都走了,自己成了孤零零的钉子户。有时候崇祯自己都在想,钉子户过得真开心吗?或者他们真觉得钉在那里就值了?

别人拿着钱,早都过上了好日子,自己却整日操心,如何跟资本对抗。房子破败不堪,随时都可能倒塌。熬几十年,可能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胳膊拧不过大腿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