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情不帮理!这句话就很好的概括了华夏人!
当一个国家,情大于天的时候,法治就是空谈。吏治也是空谈。
试想一下,你的家人,兄弟,朋友犯罪了,你会不会包庇袒护?换个角度看,官员之间互相包庇袒护,好像也就是正常的了!
崇祯为什么要急着推法治体系!他就是想,让大部分人都能明白理大于天。只有这样,吏治才能保持清廉!
因为官员都是从百姓中来的!根不正,树肯定要长歪!
吴甡苦着脸:“皇上,臣懂了!”
他能怎么办,人都杀了,自己只能低头顺着皇上的意思办了。不低头也不行,自己的命肯定抵不过几万官员!
“懂了就滚回去,安抚好百姓。保证已经开展的铁厂和矿场不受影响。朕已经下令军队,开始军管了。新官员最近几天就会到任。到时候你带着官员熟悉熟悉!”
吴甡:“臣遵旨!”
云南,黔国公府!
一个翩翩少年,站在院子里,听着外面的喊杀声,眉头紧锁。
军队已经在这里杀了很久了。还有不少百姓跟着军队一起冲杀!
“波儿,你在这做什么!还不回房待着去!”
“娘,儿就想看看,外面究竟是怎么了。这天是不是要塌了!”
“休得胡言!门口的军卒不是说了,他们是皇上的队伍!”
“娘,既然有战,皇上为何不派云南军民参战?皇上是不信咱沐家的忠心?”
“皇上有自己的考量,那是咱们这些凡夫俗子能懂得。你身为云南总兵,尽忠即可!”
“是,儿知道了。”
黔国公这一脉的忠心,崇祯肯定是信任的。不过沐天波还小,能力欠缺,目前肯定不能重用,只有以后找机会,慢慢培养了。
革命开始,所有的王爵,国公,伯爵都是崇祯亲自核对的名单。要杀得,军队直接冲进去杀。要留的,就派了人,在门前站岗,以后在跟他们说政策!
如魏国公徐文爵,定国公徐允祯。襄王朱翊铭。这类不顾百姓死活,后面又投降的货,直接就被抄家灭门!
皇亲国戚?在崇祯这里可没这个谱。他的可能跟这些人八竿子都打不着。
英国公张世泽,黔国公沐天波这些忠心耿耿的,现如今都保护起来了。任凭外面狂风暴雨,这些人的府邸都是一片祥和!
以后爵位肯定有,不过只是虚爵,不给封地,不给土地。朝廷只给点爵位相对应的薪俸!
爵位,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并没有什么特权和实质性的好处!
原本崇祯还想留着宗亲,以后分封到国外去。后面仔细的想了想,这样做,隐患太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