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大结局)(2 / 2)

调教大唐 凤鸣岐山 3844 字 2024-01-10

一身囚服的周兴呆愣愣地盘坐在稻草梗堆中,浑浊的双眼里尽是麻木之色。

很显然,他已经认命了,哪怕听到了一阵脚步声正由远而近,他也不曾动弹上一下。

“打开牢门。”

这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惊愕之下,赶忙抬头望去,这才发现来者居然是李贤。

“罪臣叩见陛下。”

周兴完全没想到李贤会来探视自己,要知道他被押解到洛阳已经三天了,昔日的同僚们就没一个来探视过的。

如今,天子居然亲至。

那,是否意味着自己的案子有了转机了呢?

一想到这,周兴的眼神顿时就亮了。

“摆上。”

李贤没理会周兴的磕头,而是冷漠地从口中吐出了两个字来。

旋即便见两名中年宦官手脚麻溜地将一食盒的菜肴一一摆在了墙边的破矮几上,其中甚至还有一壶酒以及两个小酒杯。

“坐,陪朕喝几杯。”

在扫了眼忐忑不安的周兴后,李贤的心情当真是复杂至极——他本以为自己已改变了周兴的命运,却没想到这家伙自己不争气,最终还是躲不过当头一刀。

“罪臣谢陛下隆恩。”

一听这话,周兴自以为应是有救了,顿时大喜过望,在磕了个头之后,小心翼翼地膝行上前,恭谦地跪坐在了李贤的对面。

“算起来,卿跟着朕已有二十三年了吧,朕可曾亏待过卿?”

李贤的声线不高,也没什么怒意,只是透着股浓浓的伤感。

“陛下待罪臣恩重如山,是罪臣自己不争气,给陛下脸上抹黑了,罪臣该死,罪臣该死。”

周兴瞬间就躬低了身子,满脸的羞愧之色。

无他,在辽东诸多旧人里,他虽说不是官当得最大的,可也绝对在一流之列。

接连三任的一省封疆大吏,堂堂从一品的高官,怎么看,那都是重用了,甚至,他还听到了风声,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他本该再进一步,位列宰辅之尊。

可现在呢,一切都被他自己给搞砸了。

“卿有才,且能干,朕原本对卿期许极高,可卿是怎么报答朕的?在浙江一任不满,就受贿、贪墨了八百万贯,你怎么就这么敢?”

好一个恩重如山!

李贤的怒火再也憋不住了。

“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周兴是真的后悔了——身为辽东旧人,他有着伯爵的封位,更有着百户实封,再算上俸禄以及陛下不时的赏赐,其实根本不缺钱。

至少,保一家老少数代富贵还是能办得到的,当初在辽东、在内蒙为官时,他也很是勤勉清廉。

只是,到了浙江后,见那些富商们个个出手豪阔,心思就渐渐歪了,一错再错之下,终于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若是可以重来,他绝对会把那些拿钱来引诱他的富商们全都打入死牢。

可惜,他显然已没了重来一次的机会。

“你确实该死,朕从不做法外开恩之事,但,念在卿曾有功于国,朕会安排你的家人隐姓埋名,去往西明省生活,免去他们罪人之后的身份,除此外,朕也无法做得更多了。”

李贤一向很念旧,但,念旧归念旧,他却绝不会将个人感情与法律相混淆。

“罪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其实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按现行律法规定,罪臣的直系三代之内,既不允许进入仕途,也不准参考各大院校,可以说是一人犯罪,祸及子孙。

“罢了,卿临刑还有半个来月的时间,若有心,且就写上一本《忏悔录》好了,朕会用此书来警示后人,若不愿,也自无妨,坐吧,朕与你喝上几杯,便算是送别了。”

反贪是个长期的工作,教材肯定是得有,尤其是出自周兴这等高官的《忏悔录》,更是上佳。

不过,李贤却并不打算强求。

“罪臣遵旨!”

周兴没推辞,概因他确实想为李贤再做些事,至于身后骂名,他已是彻底看开了……

景隆二十一年,五月十七日,午时三刻。

周兴被斩于洛阳南市口。

临死前,献上《忏悔录》一册,详细描述了自己是怎么一步一步地被富商们给拉下了水的。

李贤阅后,朱笔批注,将此册作为各级官员必读之书,并要求各级官员从中吸取教训,莫要再误入歧途。

效果不能说没有,可其实也真大不到哪去,但,做,总比什么都不做来得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