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北,曹军营寨。
曹操逝世月余,整个军中一片缟素,与隆冬雪景融为一体。
由于曹操遗命,曹彰顺利继承了魏王之位、大汉丞相,而下发的第一道军令便是命曹仁、曹洪驻扎沔水以北对峙关羽大军。
此时的曹军大营,由郭淮、费曜的关中军,曹洪、刘晔的中央军,曹仁、徐晃的荆州残军组成,三军三十余营部队,浩浩荡荡、星罗棋布的驻扎在沔水北岸,合计三四万余众。
中军营帐中。
“兄长,这小子曹彰到底...”
“咳咳”,曹仁轻咳一声,厉声提醒道:“子廉注意言辞,咱们这位贤侄沉稳肃重,如今已是魏王,不可造次。”
虽说明面上都不提三子夺嫡的争斗,但曹仁心中很清楚许昌城内部发生了什么。
眼下子桓身死,子建身陷囹圄,这些就足以显示曹彰城府之深、心机之重。
以前在大家认知中,一直认为子桓才是曹操诸子中最为阴郁狡诈、锱铢必较的。
历史上曹丕在当上魏王之后,曹洪就仅仅是因为曾经吝啬,没有借钱给曹丕,便一直被其怀恨在心,最后借口打下大牢。
反观现在的曹彰,过犹不及。
不管事实如何,至少此时在曹仁心中,曹彰早已不是当年同处于军营中豪爽直率的黄须儿了。
曹洪闻言自知言语失当,立马拱手改口道:
“兄长教训的是。只不过眼下魏王到底是何心思?非要我大军驻扎在此,既不能向前进攻,又不得退回宛城。”
曹仁冷笑一声,略带自嘲道:“向前进攻?攻谁?”
随即不动声色地环顾了一圈众人,“你们自己说说,就算令你们出战,你们有谁敢去挑战关羽?嗯?”
营中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默地选择保持沉默。
“何况这蜀军大营中如今还多了个神出鬼没的刘公仲。”
说到这曹仁不觉又头疼起来,叹了口气,转头看向一旁的沉默许久的刘晔,轻声询问道:
“子扬先生,可知魏王心意?”
突然被提问,刘晔神色自若,向前拱手:“征南将军”,又转向众人,“以及诸位将军,大可不用疑虑。”
“樊北一时并无战事,我军只需等候吴军江陵战报即可。届时,是进是退,自有分晓。”
“哦,依子扬所见,魏王之意便是为了东吴?”
“然也。江陵一破,荆南不保,蜀军士兵多是南郡、荆南人士,势必人心惶惶,不战自乱也。”
曹仁恍然醒悟,“我军在此,关羽大军又不能轻易回援,若贸然间仓促撤军,不但襄樊不保,甚至陷入两面受敌的绝地。”
刘晔颔首,轻捋胡须,“隔岸观火,借刀杀人也。”
“这不是把关羽架到火上烤吗?哈哈哈哈”曹洪嗤笑道。
一想到关羽窘状,十分解气。营中众人也都轰然大笑起来,一时之间,好不畅然。
然而此时帐中笑声未落,只听得帐外传报。
“报——”,轻骑斥候进帐跪地道,“报...报告将军,西...西边有大量铁骑正向襄樊奔来,眼下已过山都县境。”
刚站起来的曹仁应声跌回到帅椅上,神色黯淡道:“什...什么?你可看清是谁的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