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对魏营,刘封将计就计(1 / 2)

三人随即一同返回樊城大营。

军议帐内。

“关平,刘封贤侄既来襄樊,怎么也不跟为父通报一声。”

关羽看着两人傻愣愣地站在营门口,边招手边没好气的道:

“站在外面干什么,我还能吃了你们不成,快快过来坐到我身旁。”

“是!”两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刘封不知怎的,每次见到关羽都心中打颤,这不会是这副身体的后遗症吧。

关羽见几人坐定,方才放下手中那卷早已磨损光滑的竹简——《左氏春秋》,和声细语道:

“刚才听人报说,刘封贤侄此去江陵一路上又连番立下大功。此前樊城一役,我还以为你建功心切,无意间侥幸拿下了宛城。

如今看来,贤侄现如今已是脱胎换骨,令关某刮目相看了。”

刘封爽朗一笑,拱手道:

“叔父谬赞,小侄愧不敢当,些许小功不值一提。”

剑眉微蹙,侧过身继续道:

“只是我军现今情势不容乐观,魏营谋士武将虎视眈眈,不知叔父眼下有何打算?”

关羽一手抚过长须,一掌拄着将案,双目凝神:

“贤侄所虑甚是,如今上庸军资器械虽已运到。但夏侯惇已发兵直奔我新野要地,张辽亦掣肘我东部防线。

这樊城内曹仁徐晃之流仍有数千将士,毫无弃守之意,此时若贸然强攻,势必陷入两难境地。”

说到这,关羽不觉颔首垂目,叹气道:

“我军营内部也不甚安稳,早前降将胡修,傅方见接连几日,多地而来的魏军降将不受待见,也颇有不满,相互猜忌。一时半会儿,也并无良策应对。”

帐内众人都陷入沉思,一片寂静。

刘封默默的观察着关羽的神情,

见得君侯须眉泛白,两鬓缀霜,虽说英姿勇武,双目有神,但毕竟操劳日久,面容极尽憔悴。

多少人都说关羽孤傲性高,刚愎自用,但是如今的他又默默承担着多少压力和不安,不愿外人觉察。

刘封又不禁想到诸葛武侯晚年,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悲凉境地。

心中默默感叹:想来蜀汉既不得天时,又少有地利,唯独倚靠着这些忠义之士踽踽独行,筚路蓝缕,

前赴后继地秉持那一丝希望,愿为大汉逆天改命,自始至终蜀汉都背负着这份无可奈何。

白帝城的昭烈帝,五丈原的武侯,天水姜伯约,绵竹诸葛父子,北地王刘谌等等......

“咳咳”

刘封清清嗓子,率先打破寂静,爽朗一笑一扫帐中阴霾,道:

“叔父勿忧,魏军虽说兵多将广,谋士如云,我军自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又有何惧?”

说着便站立起身,侃侃而谈:

“魏军首先献出诈降之计,目的就是乱我军心。如若我军紧紧盯住这个问题,放不开手脚,便是正中下怀。

要破此计并不难,借力打力,取实去虚,为我所用。”

此时的刘封似乎正在直球对决远在魏营的贾诩,厉声道:

“何为取实去虚?凡是献降投诚必有利益,胡修,傅方献上南乡郡并各自部曲,这就是实。凡有实者,我军自可取之,加以重用。

舞阴,鲁阳诸地虽叛乱来降,但一无根据,二少部曲,这就是虚。凡为虚者,我军将义兵解散分化到诸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