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面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右翼金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对明军发起进攻。
满桂率领的大同兵会同宣府兵残部三千余人,在右翼摆开了阵势,明军散开为三十个小方阵。
每个小方阵有刀盾手五十人,架着盾牌走在前阵,后面则是十几名用三眼铳的明军铳手。
方阵的最后是举着长枪的三十名长枪手,个个扛着明军的制式长枪,准备随时支援前阵。
几十个方阵层层叠叠,互相掩护配合,整个大阵看似稳如泰山。
可一些明军士兵脸上的慌张,还是暴露了他们的弱点,新卒过多,一旦战局不利起来便会溃不成军。
多尔衮看着对面的明军阵势后,依然是派出包衣和金军步甲正面猛攻,侧翼由马甲兵和正白旗的护军一起突袭。
同正面战场不同的是,明军这边缺少火器部队,唯一的火器部队只有四百人的三眼铳手,这些铳手射完一轮后,便要举起三眼铳和敌人肉搏。
双方对峙的时间并不长,很快明军正面的汉军步卒和包衣们便向前方发起了冲锋。
一队队身穿白色棉甲的金军步甲,不急不慢的跟在后面,等待前面的炮灰们打开缺口。
短促的号角声响起,看着对面金军如同疯魔般的冲锋,一些明军新兵只感到心底发冷,一些前排的三眼铳纷纷开火,冒出股股白烟。
可接近六十步的距离,哪里能打到金军,开火之后都不知道铳子飞到哪里去了。
金军步甲兵见明军已经提前开火,更是兴奋,因为他们知道明军火铳打完一轮后,换弹的时间要很久,这个距离已经足够他们杀入阵中。
满桂在发现士卒提前开火时,便已知道事情不妙,早早的就下令刀盾手向前,与冲的近前的金军步卒近身肉搏。
明军刀盾手多是大同军的老兵,与前排的汉军和包衣们厮杀,自然是占尽上风,直杀的人头滚滚,汉军步卒如丧考妣想要撤退。
可后阵的金军步甲早已接了军令,有后退的当场被斩杀,无奈之下,只能壮着胆色上前搏杀。
侧翼,源源不断的金军马甲和护军策马奔腾,他们也不冲阵,就围着明军大阵骑射,弓弦的颤动声不断传来,明军士兵死伤惨重。
满桂正被一个亲卫扶着,他的肩头被一根利箭贯穿,箭头带出的血肉还粘在上面。
也顾不得疼痛难忍的肩头,他一咬牙推开了亲卫道:“带上弟兄们,和老子上,建奴的骑兵还未冲阵,不要乱了阵脚”!
多尔衮发现对面明军军阵已经陷入混乱后,当即发出令旗,侧翼的金军骑兵开始了冲击。
马蹄声“哒哒哒”的响起,那些金军骑兵已将马速提到了最高,从侧翼冲入了明军阵中。
如同锋利的尖刀划开了豆腐般,彻底凿穿了明军军阵,一时之间,便破了十几个小方阵。
那些明军新兵看着在阵中奔驰的金军骑兵,心中的恐惧已经达到了顶峰,扔下兵器撒腿向后奔去。
可两条腿终是跑不过四条腿的,金军骑兵跟在后面,也不彻底阻拦明军溃逃的道路,只跟着后面不停的挥刀砍杀。
就在右翼明军前阵已经崩溃,眼看金军骑兵要攻入后阵时,安定门的城头响起了“隆隆隆”的战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