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白杆来援(2 / 2)

为首的是一名五十多岁的女将,她身穿精良棉甲,手持着一杆长枪,身边有个青年汉子陪在身边。

“姑母,最多子时就能赶到京师了,希望还来得及”那年轻汉子对着老妇人道。

“命令全军加快速度,翼明你率哨骑先行,为大军开路”!

老妇人向年轻汉子下了军令,那人得令之后,带着大军中几十个骑马的军卒朝前方奔去。

半夜,子时时分,德胜门城头上,几个守夜的京营的军卒正在聊天打屁。

一个叫小三子的年轻军卒,大概晚上喝多了水,忽觉小腹下一阵阵鼓胀,尿意大起。

刚想走到城墙前进。

因为不知是敌是友,夜色又是漆黑,还以为是建奴偷袭,惊的他慌忙拿起锣鼓边敲边喊:“不好了,东虏偷袭了,弟兄们快起来”!

城墙后席地而坐的军卒,纷纷被锣声惊醒,一个个听说东虏偷袭,忙的穿好衣甲,拿起刀枪紧张的向城下。

只见前方的那支人马,约莫五千余人,个个衣甲鲜明,手持着一杆白木长枪,腰间挂着腰刀等短兵器。

一个京营千总走到众军卒之前,借着月色打量着这支军队的大旗,模模糊糊中,看见一面“明”字大旗后,当即传人和

双方一联络,便知不是敌人,在知道是勤王的大军后,京营士卒打开了外城门,这支生力军得以进了德胜门。

秦良玉今年已经五十多岁,本是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得到了朝廷的勤王令后,毅然带着侄儿秦翼明和五千余白杆兵来援。

从川地到京师,一路上多少困难,为了勤王,她不惜散去家财补充军用,终于到达了京师。

在召见了那名千总官后,得知明军大部队正在安定门和金军对峙,再不犹豫,带着白杆土司兵直奔安定门而去。

到了安定门后,见明金双方隔着几里扎营对峙,明军大寨固若金汤后,秦良玉略微松了口气。

因为五千余人的阵势过大,黑虎军守夜的士卒发现了异况后,守卫寨门的军官派人传信到张皓营帐之中。

张皓正在睡觉,被值夜的近卫喊醒,一开始他还不在意,可听到是紧急军情后,立刻穿上衣甲,带着近卫走到寨墙之上观察敌情。

五千人的阵势扑面而来,看着那些衣甲鲜明,步伐整齐的步卒,张皓便知道这肯定是支精锐。

秦良玉见对面明军如此迅疾的做好防备,心中是暗自叫好,派出秦翼明上前通报。

“不知可是张大人,我乃四川石砫宣抚使秦夫人麾下,此来是为勤王”!

张皓在见到那些军卒个个手持白木长枪后,心中就起了怀疑,这种长枪前段配着刃钩,杆尾装着铁环,作战时可钩可砍,还能用铁环砸击敌人。

再又听到是石砫宣抚使麾下后,再不犹豫,下令打开寨门,迎接白杆军入寨。

双方会面之后,看见面前的年老妇人,精神抖擞,没有一点老人的疲态,便知这就是日后的“忠贞侯”秦良玉了。

秦良玉在见到张皓如此年轻后,也是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因为天色已晚,简单的会面之后,白杆军取出军帐,扎好之后便各自回营休息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