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位于广渠门的关宁军大营内,祖大寿大马金刀的坐在大帐上首,台下关宁诸将默不作声,等待着他的发言。
因为袁督师被皇上下了大狱,众人皆是惶恐不已,今天一早,祖大寿升起了大帐,邀约众将议事。
抬起略微颤抖的右手,祖大寿拍了下桌子说:“在座各位都是我辽镇的精锐,如今我们不远万里过来勤王,皇上被小人蒙蔽,竟把袁大人下了昭狱,我们如今该何去何从”
台下众人皆是无言,想起当日大军出征,兵强马壮,士气欢腾,虽然知道入关必有一场恶战。
但辽军将士还是坚信有袁督师运筹帷幄,一定会取得胜利,纵然马革裹尸,也是虽死无憾。
就在几日前,广渠门下,袁督师带领他们血战东虏,多少辽军将士丧命于此,虽然敌人众多,但他们还是打退了金军的进攻,为大明留尽了最后一滴血。
现在,广渠门的关墙仍在,可大军的主帅已经进了昭狱,关宁将士垂头丧气,三军士气低迷。
几声啜泣声响起,几位军将忍不住心中的悲戚,纷纷落下泪来。
耿耿忠心,血战京师城下,竟背了一身骂名,看着台下众将无言悲伤,祖大寿不禁鼻子一酸,眼眶通红。
这时,台下一位中年汉子站了出来,屈身向前,行了一礼道:“大帅,如今朝廷已经抛弃我等,若不再作打算,怕是要问罪于我等”
听到何可纲的话,台下瞬间躁动起来,一个个是义愤填膺,不时有人向祖大寿进言。
“大帅,我们走吧,我们回辽东去,此次勤王,朝廷一丝粮饷没给,还留在这里做什么”
“我们多少兄弟埋骨疆场,朝廷非但不赏赐些银子,还把袁督师下了狱”。
祖大寿看着台下纷乱的场面,深深的吸了口气道:“肃静,本帅心意已决,既然朝廷如此辜负我等,我们就回去,什么时候朝廷能赦免袁督师,我们再回转”
“明日一早,全军开拔,回辽东去”
“遵命”!
随即众将散去,何可纲却没有离开,作为袁督师手下三位辽东名将之一,他知道擅自退兵的后果,于是便留了下来和祖大寿密谈。
何可纲深沉的说:“大帅,你可想好了,擅自退兵可是大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袁督师如果倒了,我们辽镇会有什么好下场,可曾记得当年蓟州兵变”!
祖大寿换了语气,激动的看着何可纲道。
听到“蓟州兵变”四字,台下的何可纲沉默了。
当年戚少保郁郁而终后,南兵惨遭清算,被害者达到三千多人,这些为国而战的士兵,不是死在了战场上,而是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从此以后,南兵作战意志下降,素质参差不齐,再难恢复戚家军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