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张居正(2 / 2)

明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丞相,朱棣时正式设立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内阁大学士夏言、严嵩二人争权,夏言当上首辅后没几年,被严嵩进谗言诛杀,严嵩成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张居正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

为此,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陈述朝廷弊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

当然,这些都没有引起老道士和严嵩的重视。

于是,打从那后,在嘉靖朝除了例行章奏外,张居正再没有上过一次奏疏。

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因病乞休,离开北京回到故乡江陵。

休假三年中,他游山玩水,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同时发现了民间百姓的困苦,远比他想象中还苦。

人是不能缺乏对于贫穷的想象力的,比如那些租住着价值成千上万出租房的人,是想象不到世界上还有蜗居这种生活,还有土墙、茅屋这种建筑的。

一时的发现让张居正大受震撼,同时也莫名升起一种责任感,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没长歪的确实还挺可以。

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回翰林院供职,他在苦闷思索中渐已成熟,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

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徐阶荐张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

在裕王府期间,张居正任国子监司业从而掌握了很多将来可能进入官场的人,这为张居正打开了人脉。

嘉靖四十五年,老道士去世后,徐阶起草遗诏,引张居正与之共谋。

张居正由此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不过月余时间,张居正又升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隆庆元年四月,张居正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入阁以后的张居正,眼见流民四散,草泽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之际,北方蒙古还不断入寇中原,酿成大祸。

西南土司争权夺利,东南倭狗劫掠沿海,民不聊生,值此关键时刻,内阁的政治斗争也日益激化。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知道的晓得这是隆庆朝初,明朝还有几十年日子好过,不知道的还以为已经到了亡国倒计时,大家集体说拜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