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老陈的后代高丽吃泡菜(2 / 2)

前文说过,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有五个儿子,陈友谅是老三,陈友仁则是老五,这人智勇双全,是陈友谅的左膀右臂,现在,他死了。

陈友谅大受打击,自此越发暴躁,逮着朱元璋的将士就是一个杀字,脾气上来的时候,连自己人也砍。

于是,死循环出现了,越砍,手下人跑得越多,跑得越多他越砍……死循环,没救了,简而言之,气数已尽。

眼看手下人越来越少,粮草也越来越少,再继续下去快成光杆司令了,老陈终于决定跑路。

前文说过,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前已经派人封锁湖口,断了陈友谅的退路,且持久战对朱元璋很有利。

因此,当察觉陈友谅准备跑路的意图后,朱元璋一方的作战方式就变了,不跟老陈硬碰硬,只一味的纠缠,拖住。

老陈拼命跑,老朱死命缠,最终的结果就是老陈被缠住了,一走一个坎,每天都要打一仗,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真的恶心人。

他好想逃……却逃不掉~!

最后的最后,陈友谅在一次指挥作战时,被流矢射中,据说这箭当场穿透了他的脑袋,显然是个神箭手。

陈友谅死了,大汉军仅存的一点点斗志就此崩溃,多数选择了投降,唯有张定边等少数人选择突围,并成功带出陈友谅的次子。

等会儿,陈友谅的长子呢?

大汉太子陈善,被朱元璋大军生擒活捉,老张带不走。

话说,张定边作为老陈的把兄弟,那是真够意思,前期领军帮老陈征战各地,鄱阳湖时更是单人独船差点噶了朱元璋。

被常遇春射了一箭后居然还能带着老陈的次子……还有老陈的尸体回去,强,真强,够意思,真够意思,怪不得陈友谅这不信那不信的,偏偏就信张定边。

人生能得一至交,值啊!

张定边带着陈理突围回到武昌后,立刻安葬了陈友谅,同时,拥立陈理为新皇帝,继续抵抗朱元璋。

奈何,鄱阳湖一战,已经耗尽大汉国力,任凭他张定边再强,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回天乏力。

于是,1364年,当朱元璋麾下大将廖永忠领兵来到武昌城下时,陈理迅速出城投降,大汉,或称陈汉,宣告灭亡。

陈理投降后,被廖永忠送至应天,受封归德侯,1372年,陈理与明升口出怨言,因此,被朱元璋打包送到高丽吃泡菜。

至于张定边,据说陈理投降后他就出家了,朱元璋也没杀他,让他平平安安活到百岁善终……这个结局挺不错了。

有传言说陈友谅死后,朱元璋因为恼恨,杀绝了陈友谅家族,但是吧……

陈友谅老爹陈普才,投降后受封承恩侯。

两个哥哥,陈友当,受封归仁伯,陈友直,受封怀恩伯,这都没死啊!杀的啥?是寂寞吗?

两个弟弟倒是死了,但都是战死,死在鄱阳湖一战,陈友仁被烧死,陈友贵战死,可不是投降后死的。

最后,总结一下老陈这个人,关键词,赌徒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