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纷乱的同时,边疆也不安宁,公元123年,西部传来消息,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
大臣们主张放弃西域,汉兵退回玉门关内,唯有从边疆回京汇报情况的敦煌太守张当力排众议。
廷尉陈忠也认为西域归属大汉已久,轻易放弃会失去人心,建议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汉安帝采纳了张当、陈忠的意见,派班超的小儿子班勇为西域长史,率500士卒出屯柳中城。
这班勇跟他老爹一个样,一个猛字概括人生,到西域后,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属国的军事支援,击退匈奴,降服车师,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畅通。
边疆问题搞定后,国内又出大乱子了,灾害连年,比如公元124年,京城洛阳和23个郡国发生地震,36个郡国发大水、下冰雹,百姓被折腾得够呛。
朝堂乱、边疆乱、国内乱,各种乱子扎堆之后,汉安帝还嫌不够,又搞了个国本之乱,嗯,经典废太子。
原因就在于汉安帝的阎皇后多年不育,而早在公元120年,汉安帝已经立了宫人李氏所生的儿子刘保为太子。
太子是宫人所生?不,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嫉妒,阎氏早就把太子的亲娘毒死了。
毒死太子亲娘后,阎氏越想越慌,担心太子即位以后会追究杀母之仇,因此处心积虑的想把太子刘保也杀了。
说干就干,阎氏联合宦官樊丰等人,先把太子的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定成死罪,剪除太子羽翼。
随后又向汉安帝进谗言,说刘保行为过恶,不宜处太子之位。
汉安帝整个一混账玩意,一听自己宠爱的阎皇后这么一说,当下就有了废立之心。
但太子位重,是国本,轻易动不得,要经过大臣们讨论决断,于是阎氏又联络了大将军耿宝。
之后就简单了,有皇帝、皇后、大将军以及宦官势力的支持后,废太子一事很快通过。
哪怕太常桓焉、廷尉张皓极力反驳也没啥用,刘保还是被废了,改封济阴王。
太子无过被废……东汉的祸根就此埋下,毕竟,哪怕是邓绥扶立幼帝,那也是得按朝廷制度来,但汉安帝这伙人表示,规矩?那是个啥?能吃不?
公元125年,汉安帝带着阎皇后以及一群贵戚南下游玩,没错,就在这内忧外患频发的关键时候,皇帝外出溜达去了!
同年三月,一行人抵达宛城后,汉安帝忽然得病,身体时冷时热,病势沉重,只好下令回京。
车马返程回到叶县后,汉安帝已然只剩一口气吊着,整个人已经处于弥留状态。
他想嘱托后事,可惜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睁眼盯着皇后,慢慢咽下最后一口气,死于车中,终年三十二岁。
阎氏不敢对外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只能秘不发丧,慢慢返回京城……估计等人回去已经臭了!
同年,刘祜被安葬于恭陵,庙号恭宗,谥号孝安皇帝。
公元190年,有司奏请,表示汉和帝、汉安帝、汉顺帝、汉桓帝无功德,不宜称宗,请撤除尊号,汉献帝诏令说:可以!
个人觉得,除了汉和帝有点冤枉外,其他三个撤了也挺好!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