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旺心中更是烦躁,他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但一时却又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烦躁至于,李春旺看向了一旁的何允中,道:“何允中,你怎么看?”
“俺一切都听将军安排。”何允中翁声道。
“罢了罢了。”李春旺一时之间也没想到什么好主意,此时见屈可伸,焦觐祖都出言反对,说把守辰龙关更加有利,他也就捏着鼻子忍了下来。
不过他也并没有完全按照屈,焦二人所言,而是道:“明日,率领大军跟我北上辰龙关。一旦等到安永淳有什么衰败迹象,即可北上击贼。”
这已经是李春旺能做的最大妥协了。屈,焦二人暗中相视一眼,同时点头道:“是,属下遵令。”
辰州府身处大山之间,地无三尺平,耕地面积更小,养活不了太多的百姓。故而,李春旺虽然占据辰州,但麾下的兵力其实并不多,总共也就五千出头。
这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虽李春旺一路从武昌进入辰州。李春旺既然要亲自镇守辰州,自然要携带大军亲自前往。
五千多的兵力,被他抽调了整整四千人,只留下区区一千人镇守后方。一来,辰州地势狭小,两侧都是高山,要想从山中绕行,代价不小。
虽然他自己便是绕行而来,但他却并不认为,还有谁能完成自己的壮举。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春旺必须保证自己随时随地能够控制绝大多数兵力,而将大多数兵力聚集在自己身旁,则就很有必要。
只要自己身边有兵,那无论是聚辰龙关死守,还是见对方士气衰竭,乘胜追击,全都游刃有余。
甚至于,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此战败北,整个辰州府丢了。他手中还有四千兵力,天大地大,他尽可去得。不管到了哪,都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四千兵力,东山再起。
这也是他十年间摸爬滚打,逐渐摸索出来的至理名言。
抵达辰龙关,站在关墙上,举目望去,只见关外的平原上,一座座规模颇大的营垒错落有致。深沟高垒的营垒前,一架架拒马摆放在前,地上隐约间还铺有铁蒺藜。
显然若是有人贸然闯入,非得碰个头破血流不可。
“平原之上,还是比辰州群山之中更加富有。”李春旺难得地露出一抹羡慕之色,随即一晃而逝,换上了往日里的傲慢之态,高声道:“传我命令,把守关城,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击。”
随着手下士卒应声答应,李春旺又向城外的营垒看了一眼,下了关城。
次日一早,振奋的战鼓,在关城外雷响,一排排士卒出了营垒,在关城前聚集。十几门火炮,随着一阵吱嘎吱嘎声的沉重声,被退出了营垒,斑驳的炮筒指向了关城的方向。
朗州军要攻城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