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渐入正轨(2 / 2)

布衣天命 墨斗先生 2566 字 2023-11-08

当然,话也就是这么说说,谁也不能当真。如果能不被罢免,自然还是竭尽全力去争取,至少做官时,他能日进斗金,如果不做官,就他自己搜挂的这些金银,能不能保住,还真不好说。

顿了顿,简从文又道,

“前些日子,我不是下令将那些挂靠在赵家身上的那些田土,尽数发卖?现在那些人有多少拿着拿银去赎田了?”

“回禀东翁,自从上次发出告示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一些人出银子将自己的土地给赎了回去。不过这些人总的来说依旧寥寥无几,收到的银子加一起也没有两千两。”

“好,好啊!”,简知县怒极反笑,“敬酒不吃,吃罚酒。本县已经给足了他们面子,给足了他们期限,但他们依旧抗命不遵,那就休怪本县无情了。

那些报上来,准备购田的人有多少?”

“回禀东翁,截至昨天一共有八户人家有意购买田产,其中有五户是我宁乡的士绅,另外两户则是从外地迁入宁乡县,还有一户乃是田县丞的家人。”

“田雨公?”,简知县有些意外,不过随即也就看开了,不管是谁,只要能拿出银子帮他度过眼前的危局,这田卖给谁不是卖呢?

“通知下去,三日后让他们到衙门来,价高者得!”

“是!”李世祺应道。

这两天,宁乡县城内出现了一个新物件。一种盖着日升昌大印的纸钞,开始在宁乡县城内,缓慢地流通了起来。

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有个外地人拿着这些纸钞去采买东西。那个时候人们普遍没见过这东西,自然也就不认,并不愿收。

只是如此一来,那个用纸抄的人反而急了。他告诉那些做生意的摊贩,拿着这些纸钞,不管是谁,都可以到日升昌钱庄内,换取相应的银钱,且随到随取,童叟无欺。

但如果不是必须,谁愿意自找麻烦地到日升昌跑一趟呢?依旧不收。纸钞的推广似乎一下子停滞不前。

直到后来有一次,一个距离日升昌较近的书桩,收到了这种钞票,亲自到日升昌跑了一趟。

没想到,日升昌的伙计二话没说,直接拿现银出来,兑换的这种钞票。

并且兑换出来的银钱成色十足,且都是官制的大钱,甚至要比收到散户手中私铸的民钱,要好得多。于是这种纸票才开始慢慢地在宁乡县城内逐渐被人所接受。

再后来,有些人觉得每日拿着这种纸钞到日升昌去兑换银钱,太过于麻烦,于是便聚集了起来,凑足了银两,一起去兑换银钱。

不过,即便如此,却依旧有人嫌麻烦。于是便干脆直接用这种纸钞去结算货款,直到这个时候,纸钞不用估算成色,便于找零,方便携带等特点,一一暴露了出来。

也正是这个时候,那些摊贩门这才知道,这些纸钞竟比平常所用的银两铜钱要方便得多。

一时间,纸钞成了人人追捧的时髦产物。慢慢的,甚至有人已经愿意把自己的银钱放到一日升昌,而换取这种纸钞。

由此,日升昌的存储生意也逐渐发展了起来,每天排队换铜钱,换纸钞的人不计其数。为此,周六一特别扩大了两间房子,专门用来满足人们的兑换需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