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魏军被投石车压得抬不起头,王平也指挥着手下军士抵近放箭,无当飞军训练有素,数息之间每名弓弩手均往城头上射出了三枝箭,形成一波遮天蔽日的箭雨。n
镇守北门的是魏军名将郭淮,他知道汉军抛射完石头和箭矢后,便会动用云梯和冲车蚁附攻城,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让汉军登上城墙。n
于是他先在城下留了一支三百人的预备队,这批军士没有受过汉军石雨箭雨的摧残,建制完整,体力充沛,待汉军抵近攻城时他们便上到城墙顶住对方最猛烈的进攻,为其他军士整备武器和阵型争取时间。n
果然,赵云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叫停了投石车,右手一挥,三千步卒扛着数百架云梯往城墙冲去,另有两百体型健硕的大力士推着冲车直奔城门而去。n
“先帝,您看到了么,我大汉王师终于要把长安收复了,若您在天有灵,保佑臣等迅速破城、扫灭奸逆。”n
望着数千将士冲锋的身影,赵云脸上难掩激动之色,迫切希望这波进攻能够一举攻破北门。n
然而郭淮布置得当,留在城下的预备队果真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好不容易有汉军登上了城墙,可最终还是被他们赶了下去。n
“唉,可惜啊可惜,郭淮此人果真是个劲敌,若非他留了后手,我军的旗帜恐怕已然插上城头了。”王平用右拳砸在左手上,轻声叹道。n
一旁的赵云脸上同样充满了惋惜之色,但他的心态调整甚快,随即大笑道:“哈哈,子均不必心急,纵然郭淮守得住今天,也守不住明天,就算守得住明天,他们也守不住后天,这长安城我们是取定了。”n
“老将军说的极是,长安城迟早都是我们的,郭淮等辈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n
赵云点了点头:“嗯,你我都沉下心,不着急。”n
东城门外的山坡上,诸葛亮将中军调度全权交给杨仪他们,独自一人立于坡沿,聚精会神地注视着
众亲卫守在十余步外屏气息声,不敢发出大动静以免扰了丞相神思。n
山风骤然吹来,带起诸葛亮的袍服下摆,羽扇微摇,恍兮惚兮,飘然有神仙之概。n
此时已是十月下旬,北地日渐荒凉,山风吹拂在人身上,自是寒冷非常,可诸葛亮对此浑然未觉,相反他的心十分火热,似乎全身都被一团温暖包围着。n
其实也属正常,长安即将收复,兴复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等喜事如何不令人感到热血沸腾?n
纵然诸葛亮现在已到知天命之年,再也不是躬耕于隆中的那个青年郎君,可此刻的恍然回到了刚出山的时候,那样的意气风发,那样的斗志昂扬。n
“先帝,当年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臣感激万分,奔劳二十三载,起起落落,胜胜败败,直到今时今日,汉室三兴方才真正有望啊。n
请主公放心,亮一定不负您临终所托,辅佐今上,扫灭逆贼,克成大业,还于旧都。”n
值此长安收复在即之际,诸葛亮同赵云一样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刘备,想起了二十多年以来的风风雨雨,想起了这些年的浮浮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