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成周看到有客人过来,立刻热情地招呼道:“这位客官是要结账吗?”
高良才拱手行礼,微笑着说:“秦兄啊,你可还记得我吗?”
秦成周仔细一瞧:“哎呀,原来是高兄啊!那日我们一起去文学馆竞聘,只有高兄答对了试题,我等都是铩羽而归,真是惭愧得无地自容。想必高兄现在已经是文学馆的学士了吧。”
高良才连连摆手,谦虚地说不敢当。于是,两个人开始聊起了那天分离后的事情。
得知高良才竟然在为秦王效力,秦成周甚是激动,作为一个来自寒门的学子,能够与秦王身边的红人搭上关系,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对他的未来仕途有着巨大的帮助。
而高良才也得知了秦成周在文学馆竞聘后,决定要静下心来应对即将到来的秋后科举。他一边埋头苦读诗书,一边打些零工来维持生计。
如今,他就在这个酒馆里担任着账房的职位。工作内容嘛,就是算账,进行一些加减乘除的计算。
这种工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只有那些学过算学的读书人才行。而读书人中,大多数都家境优渥,只有他这种囊中羞涩的学子才会来应聘这种工作。
高良才饶有兴致地看着秦成周算账,见他拿出一根根小竹棍摆在台面上,摆弄着什么,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秦成周惊讶道:“这是算筹啊,你不知道吗?”
高良才高深的算学知识让他钦佩不已,但这种算学大家竟然不知道算筹,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算筹?高良才完全没有听过这个名词,但看秦成周不断地摆弄着这些竹棍,然后在账本上写下一行行数字,便明白了,就是一个计算的工具。
看样子,大唐的读书人都在使用算筹来计算,他竟然不懂这个,这就很尴尬了,他赶紧解释:“我还真没用过算筹,我有自己的计算方法。”
秦成周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道:“原来高兄还有更高明的法子啊!难怪你根本不需要用算筹。那么,高兄的法子比起算筹来怎么样呢?”
高良才得意地笑了笑,回答说:“跟算筹比起来,我的法子快得多了!”
他心中想的是计算速度超快的电脑,电脑也叫计算机,自然是以计算速度见长,一秒钟计算几时上百亿次不在话下,与古老的算筹相比,它们简直是天壤之别,可惜他现在手上没有电脑了。
咦,等待,为何一定要用电脑?
算盘不就是最古老的计算机吗?
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制作算盘!
只要他成功地制作出算盘,利用它那令人震惊的计算速度,肯定能让文学馆里的各位学士都目瞪口呆。
而且,算盘的出现将会给大唐带来巨大的进步。
最巧的是,算盘本身就是最古老的计算机,这不正是他们信息技术领域的范畴吗?正好可以让李世民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信息技术的魅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