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王林陀进京,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毕竟襄王之乱乃刚刚平定,一时之间又冒出了个林陀,当然要谨慎处理。
沐辰听闻陆永道上书,自己思索一番,不禁说道:
“陛下,何不将林陀军队迎入京畿驿馆,以重礼对待,这样既不失大国礼仪,又可免于藩王之乱。”
龙椅之上,女帝斟酌片刻,也赞同道:
“沐卿所言有理,那便依沐卿之言,陆卿,你即日便遣使者,于关外迎接南疆王,与之商定觐见时日。”
“是!臣谨遵圣旨!”
解决完此事后,女帝又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若无事,今日朝会便到这里吧。”
说完,女帝便从龙椅上起身,走向殿后。
见状,众臣立刻跪地,大喊道:
“恭送陛下——”
乾清宫内,朝会刚刚结束。与此同时,函谷关外,一支大军正浩浩荡荡而来。
为首先锋军之内,有一面大旗高高飘扬,旗上“林”字格外威武。
军内人人皆身着异族服饰,说话方言都与大周京城不同。
军队之首,林陀身着霜冷铁甲,面色冰冷。
此刻,他心事沉沉地策马而行。
他刚率南疆南梁联军赶至函谷关外,便得知襄王战败的消息。
这襄王怎的如此不堪一击,简直有辱他“襄王”二字封号的名声。
林陀越想,目光越阴冷,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这时,一亲将担忧地说道:
“殿下,如今襄王军败退襄州,我们还能如约进京吗?”
闻言,林陀深吸一口气,冷冷道:
“你我自然要进京。只是这大军无需入京畿了,驻扎在函谷关即可。你我率数十亲卫,亲自奔赴京畿。”
“大王英明!但大王怎知这大周女帝不会许我军进入京中,说不定她会让我军全部进入京畿大营……”
林陀立刻止住他的想法,说道:
“不会。襄王之乱刚刚平定,女帝定然不会允许藩王大军再度入京畿。”
更何况天下苦襄王之乱久矣,此刻若是他贸然进京,定会给天下之人留下把柄,称他为下一个襄王。
战未起,而道义先失。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想到这,他目光中现出一丝冷冷的笑意,说道:
“你我在此地静待大周使者,待他前来,再率亲骑进入京畿。”
林陀亲兵不禁不解道:
“殿下怎知大周使者会来,不如我们先行进京,到那时通报,岂不是更对殿下有利……”
“她怎能准许藩王再次进京,”林陀冷漠道,“若她还是个明君,那她便会派遣使者与本王交涉。”
他语气十分笃定。
“本王在这里等待片刻。我军不得擅自入京畿,违令者军法处置!”
“是!”见状,亲兵也只得服从军令,“末将这便传令下去!”
不到片刻,停军扎寨指令传遍全军。
众将纷纷各自扎寨安营,一时,军中,炊烟四起。
将士团团相坐,画面好不惬意。
林陀于高地之上,静静巡视全军,见军中将士无疲惫之色,这才冷着脸走下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