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辰端坐汗血宝马之上,身披铠甲,身后,数个士兵严肃地举着帅旗。
“沐”字旗帜在风中高高飘扬,场面十分庄严。
大军行至城门之处,只见城门洞开,守城将士在城口之上欢呼,更有士官亲自于城门之处迎接沐辰。
见到沐辰,守官面上敬畏,立刻跪下行礼,说道:
“小人参见沐辰将军!将军此番打退襄王大军,将军辛苦了!”
“小人特在此等候将军!”
守官一边说,一边佩服地望向沐辰。
只见沐辰俊逸非凡,风流倜傥,有着大将风范。
一时,他的目光之中满是敬服与羡慕。
而沐辰则是微微一笑,将他从地上扶起,说道:
“将军免礼。”
“将军也是在此守候一方百姓,功劳卓著,何必行此大礼。”
“你我一同为大周王朝尽忠,深具同僚之情,待本将军面见陛下,定将将军功劳一一禀告陛下,以慰将军辛劳。”
闻言,守城将官不禁感激地双手微微发抖,望向沐辰道:
“若是如此,小人就拜谢沐辰大人了!谢将军举荐之恩!”
说着,他又要跪下,沐辰则是把他重新扶起。
一时之间,两方氛围格外融洽。
守城将官见沐辰如同见到靠山,十分渴望与他多多谈论一番,可数万大军在身后等候,他也不好强留沐辰。他左右思量,心中不禁不舍又为难。
这时,沐辰看出他心中所想,不禁对他说道:
“本将军还有要务在身,若蒙将军不弃,则待我向陛下复命后,再与将军一叙,将军觉得如何?”
此言十分巧妙,既点名了自己要务在身,又给了士官十足的尊敬,让他可顺着台阶而下。
守城士官愣了片刻,登时忠心地说道:
“谢沐大人提携!沐大人有军务在身,小人这便为大人让出一条通行道路,清除杂物,让大人好即刻进京!”
沐辰微微颔首,说道:
“如此甚好。多谢将军。”
一路上畅通无阻,沐辰军队顺利入城。
然而,直至京中商道两端,沐辰才真切体会到了被千万人簇拥的感觉。
“沐将军来了!是沐将军!”
一老者率先喊道,随即,整条街都轰动起来。
只见大街之上,众百姓都围在道路两侧,人人箪食壶浆,期盼沐辰的到来。
沐辰策马从众人欢呼声中而过,恍惚之中,竟有了昔年汉高祖刘邦初入关中时的感觉。
“沐辰大人英明!大人为我们铲除了襄王,谢大人救命之恩!”
沐辰这才明白,原来这些人是为了感谢他解决襄王之事而来。
只见路边百姓或有老妪,壮汉,更有众多儿童,皆翘首以盼。
人人脸上洋溢着喜色,无不对自己投出希望的目光。
沐辰顿时十分感慨。
看着这些喜悦的笑脸便知,这些年他们定受了襄王不少压迫。
无心之中,他也为这些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沐辰不禁深深呼出一口气,坚毅地向皇宫方向前去。
前路漫漫,襄王不知状况如何,且有七万大军仍然盘踞在襄州城中,革命尚未成功,一切还需努力。
在左右百姓的簇拥之下,沐辰一行人未过半个时辰,便来至乾清宫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