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道心情大好,自然也不吝啬夸赞。
“好好好,自古英雄当属少年!沐辰天之才绝,本官自然会记他一笔功劳。”
“陆大人,此次牺牲的士兵也希望能予以厚重抚恤。”
陆正道郑重的道:
“这是自然的,本官不会忘记每一个牺牲的士兵,他们都是为了宁城。”
如果没有这些事,这三百士兵他们宁城恐怕会迎来一场恶战。
能不能胜利还是个问题。
有了陆正道这话,武大祥总算松了一口气。
在武大祥想要辞别的时候,陆正道把他留了下来,他想听听此次作战的情况。
武大祥没有拒绝,给他详细的讲解了。
陆正涛惊叹连连,同时也为牺牲的士兵感到哀伤。
如果朝廷能拨下援军,他们何至于如此惨烈?
北狄士兵撤退到了六百里外很快传遍了宁城,他们不知道战斗的情况怎么样,心里只是庆幸。
随后就为各自的生活所忙碌着。
北境的危机,似乎就这样无形中消散。
……
寒冬渐近,没有了北境威胁的宁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因为担心沐逢春和沐禾担心,沐辰是等脸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才回家。
宁城的街道热闹不凡,周围一片吆喝之声,文人墨士在街道中穿梭。
每个人的脸上,恢复了往日的温文儒雅。
尤其是现在临近立春。
乡试在即,宁城各处酒家茶楼频繁有文人聚集,举行各种诗会活动。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他们并不关心边境的危机,他们只知道危机已解除。
而他们也要为乡试做准备,这事关他们的未来。
不担心乡试的其他文人也流连在其中,各种纸醉金迷。
沐辰听着酒家里传来的欢声笑语,以及文人之间的相互夸赞吹捧。
出口就是一首高雅的诗词,没有一点关于现实的吟诵。
这样的诗词比比皆是,似乎每个人都彰显着自己的身份地位,以显自己优雅的品格。
每个人都迷醉在虚假的繁荣当中,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北狄的危机。
沐辰难以想象,在这样酷寒的北境当中,居然也有如此情景。
那远在南方的温柔乡里,又有多少文人骚客,纸醉金迷。
别看现在北境的危机已解除,但北狄的威胁依然存在。
而这些文人墨客非但不在乎这些,一心只沉醉在这种虚假的幻想当中。
再加上朝廷斗争不断,沐辰不知道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大周能否安全度过,除非能真的像他当初所说的,能有人大刀阔斧,对大周从根子里开始改革。
然而,这样的情况又谈何容易?
正如他所知的历史当中的商鞅,乃经天纬地之人物,
商鞅变法,利国利民,却伤害了贵族的利益,最后被人诬陷谋反,不也一样被予以车裂。
所以改革之人必定拥有大格局,并且不畏生死。
这样的人物,一般都是枭雄般的存在。
就大周现在这样的情况,沐辰不知道会不会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