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又回头对刘巴说:
“分兵两路倒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来福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大家再仔细商量完善一下。”
唐祝撇了撇嘴,以为他只是在和稀泥。
但其实向问天是真这么想的。
而且他很快就提出了最终的方案:
“唐祝率两万大军走金牛道,凌操押送辎重紧随其后。
我与兀突骨率藤甲兵走米仓道,吴懿领三千人在后组织民夫修补栈道。
严白虎坐镇梓潼居中策应。”
“主公,不可!”
众人齐声反对。
此前向问天亲身犯险偷渡阴平奇袭白水关,已经把他们吓了一大跳。
这次还要走更危险的米仓道,唐祝等人说什么也不愿意。
“放肆!我做什么还需要你们同意了?”
向问天佯装生气,随后又语气温和地解释。
“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我是霸王后人,亲自冲锋陷阵是应有之义。
而且我的身手如何你们也都知道。
如果我亲自去都会有危险,还有谁能完成任务?”
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蒯越、唐祝等人还是不同意。
他们想要再劝时,严白虎却开始唱反调了。
“主公说得对!霸王后人就该如此!披坚执锐,所向披靡!”
唐祝无语,甚至想当场打他一顿。
这时又看到甘宁默默地坐在一边始终不说话,他忍不住问道:
“兴霸,你为何不开腔?”
在唐祝的提醒下,向问天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兴霸,你是不是有别的想法,说出来听听!”
甘宁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主公,为何不让太史将军领兵从江州出发走子午道,在西乡拐向汉中?”
“子午道?还真是一着妙棋!”
甘宁这样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令向问天十分高兴。
子午道在长安通往汉中的部分有要塞关防,派驻重兵把守。
但子午道汉中往江州这一段可没有设防。
刘焉入蜀之后还修复拓宽了道路。
张鲁盘踞汉中与刘璋闹翻后也只防着阳平关方向,对于这一段子午道并没有十分在意。
“好!既然这样,便不用冒险走米仓道了。
我与来福一块走金牛道,让子义领一万人走子午道。
无论谁先到,都见机行事,不要贻误战机。
兴霸,你照旧回襄阳,莫要给曹孟德可乘之机。”
近十年来,汉中收容了中原地区避难而来的大量流民,已经拥有不下五十万人口。
而流民中又以青壮居多,都是不错的兵源。
张鲁前前后后招募了近八万大军。
虽然其中多数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但说出去也挺唬人的。
而且杨任、杨昂二人驻守阳平关多年,对附近地形十分熟悉,若要强攻难度不小。
向问天想要顺利拿下汉中,动作必须要快。
快到张鲁来不及做出反应。
否则一旦形成对峙,杨任等人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出奇兵截断粮道,楚军再能打也只能徒呼奈何。
可蜀道难行,想快也快不起来啊。
张鲁又对益州早有防备,大军出征想要不被他发现太难了。
“该如何避人耳目呢?”
向问天再次陷入了沉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