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强忍着悲痛,组织众人商讨孙策的继承人问题。
这是当前最紧要的一个问题,孙策的葬礼正式举行之前,必须先确定。
备选的有孙策唯一的儿子孙绍,以及孙权四兄弟。
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应该选孙绍。
但此时的孙绍只有7岁,如果让孙绍继位,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在内部,幼主继位的最大弊端便是臣强主弱,而且又处于乱世争雄的时代,非常不利于孙氏与徐州的发展;
其次,对外的合法性问题。
虽然当前早已是朝纲崩坏,但名义上各位割据一方的诸侯都是大汉的臣子。
州牧可以举贤任能不避亲疏,但传位给年幼的儿子,就属于明目张胆地搞世袭制了。
就算向问天不送上一顶谋逆的大帽,并以此为借口开战。
许昌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不会轻易放过。
如果他坐视不管,就无法服众。
因此,只要是真心希望孙氏好的人,都不会强行选择孙绍来继承孙策的位置。
可是,周瑜很清楚,大家都是孙策的家臣。
孙绍作为孙策唯一的儿子,理所当然是他们的少主。
让孙绍放弃继承资格的话,是很难说出口的。
这样不讨好的事,也只有周瑜自己来了。
好在他与孙策还有连襟这层关系在。
最终,周瑜通过娇妻小乔向孙策的夫人大乔通了气,非常平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既然孙策未成年的儿子不能当继承人,接下来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孙策的四兄弟里,只有孙权已经年满16岁。
而且有官爵在身,孙策生前已经在着重培养他。
当初孙策也是17岁扛起重担的。
现在孙策遇害,16岁的孙权继位没有任何问题。
就这样,孙权成了新的徐州之主。
只要形式上向朝廷通报一下,就可以正式冠以徐州牧的名号了。
孙权接任之后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孙策复仇。
“可是,凶手是谁?”
孙权喃喃自语。
程普报仇心切,脱口而出:“当然是许贡三门客!”
“德谋,你说凶手是许贡三门客,证据呢?”
周瑜问道。
“州牧府门前的横幅,桌案,署名许贡三门客哀悼许贡的祭文,不都是证据吗?”
程普很是不解,这些东西大家明明都亲眼看过了。
“德谋将军,这些东西谁都能做,祭文上写谁的名字都可以,不一定能当真。”
鲁肃解释道。
程普一听完全愣神了:“可是,不是许贡三门客,还能是谁呢?”
“知道许贡被杀的人都有谁?”周瑜问道。
程普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回答:
“当日只有公瑾你和韩将军在主公身边,事后主公也只是与我等少数几人提及此事,知道的人应当不多。”
“臧霸,孙观二位将军可曾知晓?”张昭若有所思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