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级飞踢由于洪锡的目标明确、全力以赴一击,而叶盛却是匆忙抵挡,力所不及,所以落了下风。
手上差着力道,叶盛也没来得及调整一个比较合适的格挡力度,所以洪锡的这一脚踢得他生疼,甚至都忍不住沉闷出声。
洪锡见自己此法奏效,趁机扩大战果,下腿蹬地、借力转身螺旋又出一脚。
这次叶盛已经将精力都提了回来,没能再让洪锡讨到便宜。
如果不是自己不能反攻的话,就洪锡现在这个破绽百出的进攻架势,自己分分钟打得他生活不好自理!
不过没办法,谁让人家不用设防呢?
自己定的规矩,哭着也要打完。
反正时间有限,现在洪锡除了趁着这点规则带来的差异性优势来讨点便宜以外也就没有什么别的能做的了
“只要我顶下去,那半支香顷刻间燃烧殆尽!”
叶盛心里这么想的,但是被他击退出去的洪锡却继续想着自己围攻过来。
洪锡拳脚并用,攻势凌厉密集,让叶盛有些猝不及防。
幸亏有着自身领先对手的强大实力,否则的话刚刚那那一阵拳脚只怕是让他够呛。
蹦嘣嘣嘣地,二人的拳脚飞快相接,李广发现高手之间是不是都喜欢这样的快攻快打,难道这样更能够展现自己的实力吗?
其实李广想的也不算错,只是在武学界呢,这种快攻快打能够同时考验双方地速度、力量、反应,能够快速而全面地看出武者的综合素质。
所以,很多师傅在教徒弟的时候都会在这方面上下功夫,将其列为一个专门的“科目”让徒弟不断练习。
很多人的对战技巧就是在师傅的快攻快打陪训之下锻炼出来的,能在师傅手下打得好的,往往就意味着已经能够出师了。
而在这种体系教育之下的武者们出道了师门之外,自然也会热衷于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手,这完全是出自于一种习惯。
双方打着打着,就进入到了那种状态。
不过武学相交,最纯粹来看,要么是蓄势待发而一击制敌,要么就是不断的勾斗纠缠而胜于一招。
前者是静中寻找机会,在双方的对峙、走位当中找到对方的弱点,以不断的试探和诱引来了解对手并让对手放错。
后者呢,则是在最快的交手之间达成另外一种“静”,一种动态的“静”;在这个“静”中,双方用的是接触的方式来试探和诱引对方,在快速中只要一方满了或者出错了,那自然就会落败。
二者在本质上面也是一样的。
洪锡知道自己的实力综合来讲是没有一处突出会比叶盛更强的,所以绝对不能让双方对招的时间过长,否则的话最后失利落败的一定会是自己。
每次打了一阵之后,洪锡便硬是和叶盛分离开来,以退为进,再伺机而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