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则杀头,重则株连。孟刚满口谎言当面欺君,应当株连九族,满门抄斩,鸡犬不留。”
听到满门抄斩鸡犬不留,孟刚彻底地崩溃了。
脑袋捣蒜般地在地面磕碰,嘴里更是大声地喊着饶命。
“孟刚,你还有何话说?”老朱一声冷哼。
孟刚抬起头,用衣袖将已经被鲜血模糊的双眼拨弄了一下:“皇上,臣虽然是两朝为官,可自从大明成立以来,便一心报效朝廷,从未有过二心。”
“臣严于律己,兢兢业业。今日被皇上定下欺君之罪,臣冤枉啊。”
虽然心中惧怕异常,孟刚在这盏茶的功夫已经将事情的前前后后总结了不下十遍。
一定是户部查到了竹田县偷税漏税的情况,上报到了皇上这里。
这几年,大明初定,国力恢复并不尽人意。
战争,天灾从未间断,各地收缴的那些赋税,根本不足以支撑国家的运转。
皇上对赋税一事格外的敏感,所以才会将自己召来询问。
对,一定是这样。
只要自己一口咬定竹田县过于贫困,或许可以化解此次危机。
“孟刚,若是咱告诉你,咱已经去过了竹田县,接下来的语言,你想好了如何组织么?”老朱怒极而笑,脸部的肌肉也跟着抽搐了几下。
“啊???”孟刚张大了嘴巴,石化在原地。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皇上怎么会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一定是自己听错了,一定是。
孟刚用力地捏了捏自己的脸庞,顿时疼得龇牙咧嘴。
见他到现在还不醒悟,老朱声音变得平和起来:“孟刚,咱现在好奇的是,那陈光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能让你如此地以身犯险,欺瞒于咱?能不能说说?”
自己认为的救命稻草根本与此无关,孟刚心如死灰。
血淋淋的脑袋再次磕了一个响头:“臣欺骗皇上,臣该死。不是臣有意欺骗皇上,而是那陈光实在不是人。他把臣折腾怕了,真的怕了。”
跪在门后的朱棣眼睛一亮。
本来在这无聊得只剩下抠指甲,却没想到听见这么一件有趣的事。
眼泪合着鼻涕还有额头的鲜血将孟刚弄得满脸模糊:“臣数年前到达竹田县,那里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平坦的水泥路,高耸的县城围墙。城里面虽然破旧一点,可百姓已经吃饱穿暖,家有余粮。”
“大明有这样富裕的小县,臣高兴啊。当即就要修书上报朝廷。”
“当时,那陈光还没有翻脸,只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臣,委婉地向臣表达不要上报的意思。”
“臣身为大明巡查使,怎会同意他的意思。将他呵斥一顿之后,就要拂袖而去。”
“可是,可是臣没想到。。。”孟刚的声音呜咽起来,胸口不停地起伏,情绪眼看着就要失控。
刘大富偷瞄了一眼老朱,见对方不动声色,急忙走上前去,掏出了怀里的丝帕,递给孟刚。
小声道:“孟大人,稍微控制一下情绪,皇上还等着听下文呢。”
“臣委屈啊,臣这一辈子从未受过如此的奇耻大辱。”并未接刘大富递过来的丝帕,孟刚一把抱住了对方的大腿,好像回到了娘亲的怀抱一样,大声痛哭起来。
“臣委屈啊,那陈光不是人,在他的眼里,臣哪里是朝廷命官,臣简直是猪狗不如啊。”
似乎怕孟刚的哭相太过于难看,刘大富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脑袋。
“哭吧,难受了就哭出来吧。哭完了将你的遭遇,好好的和皇上说道说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