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六章 哑巴才能活下来(1 / 2)

神来过人间 神来芝笔 3871 字 2023-09-12

七个月前的一天夜里,鼓里村的街面传来一个女人破口大骂的声音,“学什么不好,学人家偷人!哪家的娘儿们,自己给我滚出来!别让老娘把你揪出来!抽不死你!”

大骂声从村东移动到了村西,村民好奇发生了什么,纷纷从家中跑出。只见王木匠的婆娘方二姐拎着丈夫的耳朵正从村东往村西走,边走边骂,王木匠平时就是个老实人,自是不敢还口半句。二人的孩子虎儿跟在身后,一边走一边嚎啕大哭。

不多时,方二姐的破骂便将全村的老老少少都吸引过来,许多尚不知实情的人还跟着起哄,霎时间掀起一片讨伐之声。

“二姐,你别怕,有姐妹们给你撑腰。”

“对,管叫那小蹄子吃不了兜着走!”

“偷人偷到家门口,她怎不去祸害隔壁村的男人!”

一群人浩浩荡荡跟着方二姐来到了村西杨寡妇家门外,几个男丁二话不说将门撞开,杨寡妇不知何事,穿着衬裙跑了出来,还未到门口,便被三三两两平时与方二姐交好的姐妹冲上前揪着头发一顿撕扯。

“你们要干什么?”杨寡妇奋力地喊着。

“干什么?”方二姐把王木匠甩手扔到杨寡妇面前,“一对儿狗男女!自己男人死了就出来偷别人家的,要不要脸啊!”

“我没有!”杨寡妇的辩解换来的是另一通毒打和谩骂。

“王三哥,你倒是说句话呀,咱俩什么事儿都没有。”杨寡妇用期盼的眼神看着王木匠。

“二姐,我们真的……”王木匠这吱吱唔唔的解释倒不如不说,一开口更是让人坚信他与杨寡妇有染。

在方二姐的带动下,全村老少群情激愤,无尽的骂声似大浪一般此起彼伏,虎儿的哭声淹没在一片骂浪声中。此时此刻,任你如何能言善道,也抵不过这么多人的指责。村民们似乎都很热心肠,把方二姐家的事完全当成了自家事,然而这种方式的援手却将院中那二人逼上了绝路。

或许是真的被冤枉,杨寡妇和王木匠当场撞死在墙头。若是只死一个人,大家还会口下留德,说二人并无私情。但如今死了两个人,倒给这些村民留下了口实,情人同死,双双殉情。

方二姐抱着虎儿哭晕在地上。人死了,戏也散了,村民们纷纷各自回家,仿佛从未发生过什么,仿佛这两人的死与自己毫无关系。不出三日,方二姐和虎儿死在家中。村民皆认为是方二姐发现错怪了丈夫,受不住内心谴责,因此于家中自尽身亡。

此案上报了苏合镇的文司卫,司卫是镇一级的理事官员,文司卫平日负责所辖区域的各类纠纷案件。这个案子因是全村村民有目共睹,故此并未深入调查便已结案。村民们很快便将此事淡忘,继续自己原本的生活。

太阳还是每天照常升起,鼓里村的村民还如往常一样晨更既起,日落而息。

一个月后,鼓里村再次发生了惨案,一夜间三家同时灭门。从死亡现场来看,是这三家人互相斗殴至死。而在死之前,邻近的村民皆听到了叫骂声。等大家出来看时,三家人已倒在血泊中,死相惨不忍赌。

经过调查,得知这三家人因为田地素来便有纠纷,但碍于邻里乡亲,谁也没有扯破脸皮。但不知为何,当晚却将往日怨气发泄出来,由言语攻击上升为撕打,最后因为动用锄镐等伤人利器才致死亡。

在人间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人与人总会因为利益产生矛盾,因为矛盾引发争执。所以,这件案子倒也属常见,鼓里村三家灭门案便以田产纠纷,互殴至死结了案。

然而,万千人中总会有人想要探寻究竟。为何平日里还算和气的三家人,却一夜之间翻脸不认人?难道是有其他人从中作梗,挑拨是非?那这个搬弄是非的人定不在死者之列,否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时,这位哑父正担任鼓里村的神司农,主管村中的司神事务。一个月内接连两起死亡案件,令他心中产生了疑惑。于是,他开始暗中观察村里是否有异常出现。

一天夜里,骂声又起,哑父寻着声音走去。在田家大门外,扬荡着齐大郎的骂声,无非皆是些偷鸡摸狗的邻里琐事。但当哑父来到田家附近时,却只闻人声不见人影,再去齐家看时,齐大郎早已睡下,这说明方才叫骂者并非是齐大郎本人。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断在村里发生,几乎每家都有过相同经历,门外被另一家人叫骂,却不见叫骂者。

凡人中五岁以下的孩子灵根尚存,天眼尚开,能看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于是哑父找来村里几个胆大的顽童,夜里跟着叫骂声。孩子们说看见一个头插鸡毛身穿虎皮裙的矮个子男人,沿街行走,边走边骂。此人每次骂的声音都不同,但所有的声音都与每个村民一样。也就是说,有一个凡人看不见的东西在模仿着每个村民的声音,挨家挨户叫骂。

听了孩子的描述,司农哑父顿时想起了村里供奉的树官——鸡毛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