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单纯的三百万步枪兵,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姚书在当地就可以募集到。
可三百万步兵枪,对阵三百万齐装满员的士兵?
这两者战力,能差出十倍来!
虽然士兵也会被轻易击杀,但有训练的士兵,更可以挡得住强敌的入侵。
南部战区,缺少三百万人!
北部战区,缺少五百万人!
龙喜柏这位尚书,也是愁眉不已,不断地思索着,到底什么地方,可以挤出来一些人呢?
在保证工厂生产运作的基础上,尽可能抽调更多人的出来。
工厂,工业区不能停下!
但又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同时各地运输队伍,也不能抽调!
大燕帝国铁路线上工作的后勤人员,再加上各地工厂生产出来的枪支弹药搬运人员。
这几种人员的总和,是超过了前线的直接战斗人员的。
正是因为如此,帝国才能保证上千万大军作战的所需。
燕北没有去过多的思考,反而是让手下人来考虑。
很快,他的车子到了东殿,进入东殿后,审视着随从而来的百官。
“你们,都好好想想,有什么策略。”
“在不影响全国所有工厂运作的情况下,还能够挤出来千万人驰援南北战场的!”
“想出来,且办法有用的人,加封为伯爵!”
“真正能够改善帝国战争环境的,加封侯爵!”
拿出爵位诱惑!
其中,户部左侍郎提到,建议燕北,尽可能每一环,都让下一级的人员来顶替!
比如工厂生产的工作,比较轻松的工作,让女人去接替男人。
男人去接替更难的,让更难这部分人去上战场。
简而言之一句话。
女的当男的用。
男的当牲口用。
一代代的压缩,提高效率。
左侍郎最后给出来的数据是,可以从各个工业区合计,提出来八百万男人去参战!
户部右侍郎直接表示,让女人和老头去上战场。
表示给这些人一把枪,这些人也能战斗。
兵部右侍郎则表示,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不同官员,给予不同的策略。
燕北坐在龙椅上听着,感觉很多办法都可以用。
在衡量各方后,决定多个办法一起用!
最终是从各个工业区,提出来四百万男性,让六百万女性去顶替他们的工作!
而后从民间,预计征召四百万女性参加战斗。
凑出来八百万兵马!
其中五百万归北部战区!
三百万归南部战区。
以增加两个战区阵地战和堡垒战的可消耗人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