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实验要求,进行第二次对撞实验。”
......
“第二次粒子对撞数据:左210.85,右953.13,产生偏差9.02,能量释放56.23%,质子波动率38%~40%。”
“不符合实验要求,进行第三次对撞实验。”
......
苏苏美眸紧紧地盯着试验台上的各项数据,手中的笔一刻不停地记录显示器上不断变化的数据信息。
每一次的实验,无论成功与否,她都必须认真的记录下来每一次的数据。
任何细小的数据变动,都有可能对李兵接下来的操作造成影响,也会对整个实验产生影响。
虽然只是简单的抄录工作,但苏苏还是十分的紧张,生怕自己错过了任何一点数据波动变化。
而另一边李兵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每一次的操作试验台,都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
操作试验台时不但需要快速的手速进行实验,更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尽量将操作的精度提升到最高。
在运行粒子对撞机时,每分钟所需要消耗的电力能量差不多能顶得上数千户居民半个月的家庭用电。
为了节约资源,他必须尽量争取在最短的次数内达到符合实验要求的数据信息。
而且越是精准的数据,将来在进行后续核聚变实验时,得到的效果也越符合自己提出的理论数据。
李兵全神贯注的盯着操作台,手指疯狂在各种按键上来回转动,手指都因为按压按键,变得有些发白。
......
“第十五次粒子对撞数据:左210.01,右950.38,差生偏差3.52,能量释放76%,质子波动率65%~66%。”
“数据越来越接近了!”
“现在的数据越来越接近实验要求,大概率再需要几次对准,就能够达到要求。”
“你需要先休息一下嘛?”
苏苏又惊讶又担忧地看着满头大汗的李兵。
惊讶是惊讶他竟然仅仅用了十五次校准,就快要达到接近实验要求的数据。
校准数据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且消耗时间与精力。
在他们科研团队以往的实验科研中,最少也需要三天时间校准,才有可能得到符合要求的数据。
但是李兵仅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几乎完成校准,这件事如果传出去,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至于担忧,则是担忧李兵的身体状况。
就算校准数据是不需要多少动作,但是这几次实验却十分消耗精力,也就是李兵年轻,如果是陈教授恐怕五次之后便要直接休息,恢复精力。
“不必,继续。”
“现在手感火热,再继续尝试几次,应该就能够得到实验要求的数据。”
“不能浪费这个机会。”
......
李兵微微摇头,用苏苏递来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目光却还是一刻不停的盯着试验台。
校准数据这项工作最考验的就是实验人员的精力与耐心。
越是要临近成功的时候,越不能休息。
因为第一次对准实验数据是需要人工校对,这个工作台考验手感与操作。
有些人甚至半个月都无法真正校准得到实验需要的数据。
他仅仅操作了第十五次,便能够得到接近实验要求的数据,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休息。
......
“那我们继续,争取尽快完成校准工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