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彻了红星厂的厂区,成品库改装的组装车间大门,在众目睽睽之下缓缓向两边滑开,厂高层领导们身姿笔挺,职工们则满怀期待,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扇缓缓开启的大门上。
首辆122毫米车载加榴炮,犹如蛰伏许久后苏醒的钢铁巨兽,从敞开的大门徐徐驶出。
透过前挡风玻璃,能清晰瞧见驾驶员贾海杰的面容,紧张与兴奋交织,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却又紧紧握着方向盘,眼神中满是即将见证历史性时刻的激动。
厂里前些日子那些令人费解的举动,诸如大批卡车底盘的送达,众多大炮的运来,此刻终于在全厂职工面前揭开了神秘面纱。
如今,运输科门口停车场上曾堆积如山的卡车底盘已不见踪影,它们全都有序地进入了组装车间。
就连路边停放的那些,比绿化树木还密集的炮管,也都被精心组装,摇身一变成为眼前这威力十足的产物。
前来观摩首辆列装卡车炮下线的职工们如潮水般涌来,将警戒线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仰头望着车身上那威风凛凛的大炮,眼神中满是震撼与好奇。
“怎么这卡车身上,还能装炮呢?”
人群中,一位职工忍不住喃喃自语,他的脑袋仿佛被点燃了一团火,思绪如乱麻般纠结。
虽然轧钢厂变成红星厂,转隶为军工厂已经快一年了,但心里多少还有些难以接受,厂里,已经可以生产这么庞大的钢铁巨兽了。
“这坦克车上不也有炮么,往卡车上装一门,其实也没啥太稀奇的,不过是把卡车从拉货的用途,变成驮着炮到处跑罢了。”
旁边,一位加工经验稍丰富些的工人尝试着解释,在中高级工眼里,这事儿很简单,可以说有手就行,可即便如此,他的目光依旧紧紧锁在那辆卡车上,眼中的惊叹丝毫不减。
工人们三五成群,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死死盯着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物。
对于男同志们而言,卡车上装载一门大炮的新奇感,瞬间将吸引力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尤其是运输科的老司机们,他们看着驾驶室里操控方向盘的贾海杰,眼神中满是羡慕与嫉妒,嘴里碎碎念着,离得近的能听清,是在骂娘。
“苟曰的贾海杰,便宜这孙子了,要是给老子上,比他开的还好~!”
话语间酸溜溜的,眼珠子都有些通红,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贾海杰拽下来,自己坐进驾驶座,好好体验一番驾驭这钢铁猛兽的感觉。
“我说这成品库里的东西,怎么都挪到我们那边去了,原来是要把这里清出来,专门搞这些啊!”
一些职工踮起脚尖,努力朝敞开的车间大门内张望,试图窥探其中的奥秘。
他们隐约看到了组装线的一角,一排排越野卡车排列有序。
靠近车间大门的,是已经组装完毕、威风凛凛的成品,炮口在车身上左右转动,驻锄随着液压杆的调试,不断伸出收回。
再往里面,天花板上的天车忙碌地在车间内前后穿梭着,焊接时溅起的火花如烟火般夺目,照亮了整个车间,也点燃了在场职工们心中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无限期待。
来自苏南太湖之畔梅园的接装炮兵指战员们,历经数千里的奔波赶赴京城,一路的舟车劳顿在看到新式卡车炮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他们眼中满是惊艳与期待,互相交流着,眼中闪烁着对未来驾驭新式火炮的憧憬。
“这一趟来得值,这装备值啊,就冲这装备,开回去老彭他们眼睛都得看直了。”
一位年轻的指战员,也顾不上纪律了,激动跟战友低声说道,身旁的战友纷纷点头赞同,一旁的红星厂领导们,听到部队官兵的话,更是当成了赞许,胸口挺的比刚才更高了。
炮九师的炮兵骨干们,虽然驻地在太湖之畔,但常年实弹射击可是大西北,茫茫戈壁滩摸爬滚打,对火炮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专业的理解。
以往每年三月,他们都会踏上西行的列车奔赴驻训场地,可这一次,这一批,列车转道向北,将他们带到了红星厂。
此刻,他们站在卡车炮前,目光专注而炽热。
“啪~啪~啪~啪~!”
炮九师的指战员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他们的掌声不同于普通职工的欢呼,更多了几分专业的审视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