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讲究儒学的尊师重道,没有人敢不尊重自己的老师,包括皇帝。
“那两位先生可有合适的人推荐?”姜月抚手称赞。
如果有这样一群文人背书,姜月将极大避免女子称帝的困难。
“殿下不妨去接触国子监内的先生们,有合适的便可以拉拢,桐山书院也有不少我认识的先生,那边我会尽力给殿下争取。”杜老先生开口道,他本人就是来自桐山书院,也曾担任过桐山书院一段时间先生。
桐山书院不同于国子监里都是官宦子弟,里面更多的是普通学子,但是作为流传千年的大书院,它在燕国的地位并不逊色于国子监。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甚至于还多于国子监。
姜月,“那就有劳先生了。”随即又感叹道,“唉,本宫现下可用之人实在太少,太缺像先生们这样的人才了。”
她是真的缺人,不同于太子和祁王早就拉拢了不少人,府内养的幕僚更是不计其数,反观自己的公主府只有小猫三两只,连打牌都可能凑不满人。
“我倒是有个故友,一直想拜访公主殿下,明日我可带他来见您。”廖如庭犹豫片刻,神色有些纠结,但还是开口说道。
“哦!不知如庭是要带何人。”姜月略有些疑惑地看着廖如庭,她只知廖先生笔杆子很厉害,一直以为他压根没朋友,毕竟骂人比较厉害的人容易得罪人。
看出了公主眼中的揶揄,廖如庭脸微红,“他家是新晋的皇商之一,此前一直想结交公主殿下,只是他性子过于洒脱,我怕他得罪殿下,所以一直没有引荐。”
“此人是谁?”
“白家的大少爷白笙,白家是贩卖丝绸起家,原是苏州城的大户,选为皇商后便搬到了京都。”廖如庭缓缓解释道,想到白兄的性子,又觉得有些后悔将他举荐给长公主。
“如此,那此事就交予如庭了。”姜月满意地点点头,白家她知道,但是并未与之相交过,没想到白家的人居然能和廖如庭成为朋友,她有些好奇此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是。”廖如庭应声。
“群英阁三日后会有一场文会,会持续七天,殿下到时候不妨可以一观。”他又提醒道,殿下既然想招贤纳士,去那里找是最为便捷的。
廖如庭也算是群英阁里的常客了,毕竟他的威名就是在这里打出来的。
群英阁是高祖皇帝为了召集天下学子畅谈学问、交流学习的地方,里面不仅有诸多藏书,更有历代皇帝留下的墨宝。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英阁渐渐沦为权贵们平日里卖弄学问的场所,也只有在春闱秋闱之时,群英阁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这时候才能看到百年前群英阁里百家争鸣的样子。
当年年轻气盛的廖如庭刚来京都,雄姿英发,打算大展身手,恰逢群英阁里在论道,便一人对峙十几位贵族子弟,后面双方都急眼了,廖如庭干脆把他们的父母兄弟全都痛批了一遍。虽然扬名,但是他也得罪了京都大半的官员。走投无路之际,姜月收留了他,而他现在也仍时不时去群英阁怼那群人。
姜月点头,看了一眼两人,“如庭那日便和本宫一起去吧!杜先生便在府内休息,到那时我们再商议此事。”
二人没有意见。
“另外,我得到消息,太子应该打算与连相联姻,娶连相之女连姝卿,不知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姜月接着问道。
“太子有此想法并不意外,他与祁王对峙许久,需要重新拉拢新的力量,连相于他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但若这件事真的成功,对殿下并不是一件好事,”杜先歧坦言,“太子和祁王如何想并不重要,关键是看连相愿意站在哪一边。”
“昨日我与连相的两个女儿见过一面,看她们的样子,连相应该还未做决定。”姜月想起连姝卿昨日的表现,眉头轻皱。
“太子和祁王都想拉拢连相的话,二人必然会按捺不住有所动作。”廖如庭思虑片刻,沉声说道“那我们不妨等看谁先会出手——”
另外一边,连相府外,祁王的车架已经停在了外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