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疯狂的消耗(2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5989 字 6个月前

但是他们发起猛攻后只有一个星期左右,上述三个集团军随军携带的弹药就已经宣布告罄,后续哪怕是持续调运储备弹药,但是也是杯水车薪,最后导致他们先发制人的海岸攻势限制停滞。

当然了,作为抵抗方的约翰国的陆军部队也没能好到哪里去,前期遭到第一轮打击的时候,他们就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及囤积在前线的大量弹药储备,后续为了抵抗米兰王国的猛攻,他们也是调集了众多的火炮以及机枪,几乎数不清楚的炮弹和子弹进行反击作战。

他们的交战模式,已经和大乾帝国内战时期不一样了,甚至和过去十多年来爆发的多场局部战争都不一样。

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交战双方使用的火炮以及机枪实在是太多了。

米兰王国前期发动进攻的时候,那可是准备了三千多门火炮,上万的重机枪呢。

仅仅是进攻第一天,米兰王国就打出去了数十万发炮弹!

机枪子弹更是不要钱一样往外打。

就连士兵们的步枪子弹消耗也是远远超过他们本身的预估。

原本他们以为,士兵们在这一场战争里,平均配发两三百发子弹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毕竟在十几年前,士兵们平均带个几十发子弹也就够了,而且很多士兵们携带的子弹,等到战争结束了都不一定能用完呢。

米兰王国方面,都已经是高估了弹药消耗量,按照以往战争的经验直接翻了好几倍进行弹药准备的。

结果然并没有用!

开战前期双方的激烈交战中,其弹药的庞大消耗量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前线部队携带的弹药,往往用不了几天就消耗一空,然后就请求弹药增援。

然后两国就傻眼了……

他们储备的弹药竟然不够用!

米兰王国和约翰国之间的战争,其物资的庞大消耗远远超过了交战双方的战前预估。

其庞大的消耗不仅仅有炮弹子弹这些物资消耗,还有火炮步枪机枪等装备以及其他物资的庞大消耗。

以往的战争里,火炮这东西其实很耐用的,除了战败后被缴获或遗弃外,战斗中其实损失很小。

尤其是那些大口径火炮,本身结构很简单的,加上早些年还是用实心炮弹,或者是早期的榴弹,哪怕是被直接命中了,其实都损伤不大,撑死了也就是炮架损坏而已,但是炮管本身一般不会坏。

这修一修炮架又能拉出去用了。

那个年代里的火炮损失,基本都是战败或撤退过程里的损失,以被缴获,遗弃为主,还有就是炮管使用寿命到期或者炸膛这些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正常交战的,这炮兵部队刚开炮没几轮呢,敌军的远程重炮反击就来了,面对这些大口径加农重炮的反击,不单单炮兵人员损失惨重,就连火炮也是损失惨重。

这是因为现在的新式火炮更加精密,尤其是炮架可不仅仅是一个铁架子,往往还集成了驻退复进机构,调整高低左右的机构,击发机构等。

这挨了一发敌军的远程重炮的炮弹后,往往就会被直接炸成零件状态,这想要修复可没那么容易。

火炮都如此,更别说什么机枪步枪之类的轻武器了。

这些轻武器的战斗损耗更大。

于是乎打着打着,两国高层就发现,前线部队的武器装备损失也非常大,虽然短时间内他们都有武器库存可以补充,自己的兵工厂也在持续生产进行补充。

但是,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动员大量预备役部队啊,要想把这些部队送上战场,也得准备大量的武器装备啊!

如此一来,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武器装备竟然不够用了!

再加上庞大的弹药消耗,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这战前准备的武器弹药储备以及现在的兵工厂现有的产能,别说维持到战争结束了,就是半年高强度战争估计都没办法维持。

而战争,几乎不太可能在半年内结束。

毕竟交战双方可都是大国,一个世界老三一个世界老四,同时他们都还拉着一票小弟参战。

不客气的说,这是一场波及了大半个非非西大陆的战争。

同时米兰王国前期发动的沿海攻势被扼制后,米兰王国方面想要速战速决的战略已经是破产了。

同时约翰国方面暂时也处于紧急动员扩产的状态下,主要心思都是放在防御作战上,想要大规模战略反击,反推到米兰王国境内都不容易,更别说直接干掉米兰王国结束战争了。

这种情况,也是让两国高层做出了一致的判断,那就是战争短时间内无法结束,有可能延续一年以上。

然而如果战争如果持续一年以上话,他们的武器弹药的供应就会非常困难了。

哪怕他们都是大国,本身有着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但是他们有一点和汉斯王国以及大乾帝国不一样的是,他们的国防工业在最近十几年来都是满足自身需求为主,并没有对外大规模出口。

这国际武器市场,基本上都是被汉斯王国以及大乾帝国所霸占,尤其是火炮、机枪、步枪这些普通的陆军武器,其他需要进口这些武器的国家,不是选择汉斯王国的产品,就是选择大乾帝国的产品,很少找其他国家进口的。

汉斯王国的产品,纯粹是性能好,同时也是世界老大,说话响亮!

大乾帝国嘛,有着大乾帝国陆军进行背书,通过实战考验,有着名气加成,再加上玩价格战,把价格做的很低。

嗯,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国家才是世界性大国,拥有着强大的海军。

那些中小国家采购这些武器的时候,很多其实也是抱着交保护费、拉关系的目的。

也不纯粹是为了采购武器本身,外交也是占据了很大的程度。

而米兰王国和约翰国就有点不上不下了,除了他们各自的几个小弟盟友外,基本上没人找他们大批量采购这些常规武器弹药。

这没有大规模的外贸订单,只依靠自身订单的话,他们的国防产业为了维持生产线的长期运转,不至于产生产业链断层,维持产业工人,自然不会一下子高太多,这总产能也不会做的太大。

要不然,这一年就把更新换代的武器生产出来了,以后没有订单的话,那只能破产解散了。

如此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战争爆发后,他们短时间内没办法迅速的扩充产能,哪怕是他们在战前就已经开始爬产能,战争正式爆发后更是一个个都是进入了战时生产阶段,开始爆发产能。

但是,爆发产能也需要时间!

他们短时间内有着庞大的武器弹药缺口。

而放眼整个全球,能够短时间内向他们供应如此大批量武器弹药的,也就只有汉斯王国以及大乾帝国两家了。

其他国家的国防产业不行,顶多就是小打小闹,不可能和汉斯王国以及大乾帝国这样,动不动就能够拿出来几十万支步枪,几千门火炮的产能出来。

甚至你要的急,价钱也给的足,这两个大国甚至都能直接给你拿出来一大堆的库存。

于是乎,米兰王国和约翰国的外交官以及采购代表团们,在战争爆发后没多久就已经分别进驻大乾帝国和汉斯王国,就是为了采购各种战争物资。

要不然的话,过不了几个月他们的军队都没能力维持高强度的战争了。

而现在的战争,打的就是消耗。

这火炮不够多,炮弹不够多的话,敌人分分钟就能反推过来。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