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乾帝国又采取了纺织业贸易保护,对进口纺织品征收超高额关税,同时官方资本也是逐步推出这一领域,放手让民间资本自由竞争。
这就等于把两亿多人的纺织品市场全部放开给了国内的纺织企业。
如此庞大的市场,持续刺激着大乾的资本涌入纺织业。
这些年来,各地的纺织企业瑞通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冒出来,并且相互之间也是进行惨烈的竞争厮杀。
庞大的内部需求,内部的开放竞争,这些都是导致了帝国的纺织业技术不断进步,最后追赶上了世界一流水平,并且规模持续扩大,成为了第一大纺织大国。
纺织品不仅仅能够满足内销,并且还广泛出口。
培育出来大乾帝国繁荣纺织业的核心,其核心就是大乾帝国内部的庞大市场。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庞大市场,才能够刺激企业不断的投入引进新技术,对技术持续进行升级换代,进而推动整个大乾帝国纺织业的技术。
而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纺织业,拖拉机产业,在其他行业都是如此。
大乾帝国的钢产量之所以这么高,除了大乾帝国国内拥有大量的优质炼钢煤炭、铁矿石外,也和大乾帝国自身的庞大钢需求有关系。
大乾帝国的铁路建设可是从统一之后,就一直以爆炸式的速度在修筑,短短十多年里大乾帝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突破了二十五万公里。
并且这个数据还在快速以每年两三万公里的速度快速攀升当中,按照大乾帝国交通部的规划,等到垂拱二十五的时候,大乾帝国的铁路总里程要达到三十万公里.
除了铁路建设外,大乾帝国的造船业也是每年消耗了大量的钢铁产品,刺激着钢铁行业的持续增长。
大乾帝国的商船队规模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持续增加,垂拱二十四年上半年的初步统计里,帝国的商船队总吨位已经突破了八百万吨,尽管这个数字依旧远远不如汉斯国的两千万吨,但是依旧已经是成为了世界第二。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大乾帝国的商船吨位每年以极大的幅度快速增长当中。
为了扶持帝国造船业,大乾帝国可是有着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企业采购国产船只,同时也限制企业采购其他国家的船只。
庞大的内部船只需求,直接促进了帝国的造船业发展,以至于大乾帝国造出来的船只虽然说性能质量上可能差一点,但是每年新造船只的吨位,已经是占据了世界新造商船吨位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还有机械行业,因为帝国内部工业生产的庞大需求,帝国的机械产业也是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同时激烈的内部竞争也是导致技术出现快速提升。
不管是铁路还是造船又或者是机械,乃至建筑行业以及其他工业生产行业里,都是对钢铁有着庞大的需求,这就直接推动了帝国的钢铁产能快速攀升,最终把大乾帝国的钢铁产能推升到世界第一的地步,甚至是远远超过了后面的其他大国。
当然了,规模最大并不意味着技术就是最先进的。
如今大乾帝国的钢铁产业,勉强也就只能说是跟上了第一梯队而已,但是架不住大乾帝国优质铁矿石多,煤炭多,内部市场需求大啊。
而在一些高端领域里,帝国的钢铁行业依旧有所欠缺,尤其是最近几年新出来的合金钢领域,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镍合金钢了,帝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有所欠缺,不管是质量还是成本控制。
但是,这依旧不妨碍大乾帝国的镍钢产能世界第一!
类似的产业还有很多很多,大乾帝国靠着庞大的内部需求,硬生生的堆出来了强大的工业体系。
而楚行相信,在电气化以及内燃机发展上,大乾帝国独特的庞大内部需求,尤其是帝国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将会给这些新型产业带来更大的促进。
在其他国家里,他们的大部分民众都是低收入民众,对汽车,电风扇、电灯这些典型的新时代产品根本消费不起,但是在大乾帝国里却不是这样。
因为大乾帝国有着一大批的中等收入群体,他们的消费能力更加强悍,哪怕是汽车、电风扇、电灯这些东西比较昂贵,对于很多中等收入家庭而言也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尤其是在汽车这一项上,楚行更是寄望甚大!
垂拱二十四年的十月份,楚行再一次召开了新兴产业发展会议,在会议上,楚行再一次强调了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内阁各部门以及各州郡地方衙门,都要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电力应用,内燃机应用等领域。
继续加大对基础材料,加工等领域的投入。
以便为整个帝国的发展提供动力。
楚行已经正式发话的情况下,大乾帝国各机构自然是更关注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了。
受到高层关注的影响,各大国家资本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大型企业,陆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部分大型的民营企业也是及时跟进,在新兴领域里加大了投入。
而就当大乾帝国继续埋头发展,攀科技树的时候,麦丹王国里的内战却是越演越烈。
垂拱二十四年四月份,麦丹王国爆发大规模骚乱,五月份进入内战状态后,六月份和七月份之间内战双方已经是持续交战。
不过这一时期里的交战,是以小规模交战为主,因为亚历山大王子所领导的军队规模还太小,一开始的骨干不过几千人,再加上陆续投靠的军队约万人,总兵力也才一万多人而已。
而当时桑德斯王麾下的军队,规模却是达到了十多万人,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因此前面两个月里,亚历山大王子在军事顾问的建议下,采取了利用北方山地、雨林地区进行防守作战,避免大规模交战,以小规模袭击为主。
所以在七月份之前,双方的战斗大多是围绕着袭击和反袭击为主,南方的王室军虽然兵力庞大,也顺利的北上控制了北方的几座主要城市,但是并没能消灭北方的王子军的主力。
相反,利用这一段时间,王子军的实力还在继续膨胀,他们招募了大量的民兵,并策反了不少王室军的部队。
仅仅是八月份,王室军里就先后有五千多人成建制叛变,并加入王子军的作战序列里。
这直接导致了王室军里的相当多的一部分部队,对周歧而言已经变的不在可靠了。
因此别看桑德斯手握十余万大军,但是真正让他放心的其实也不过万兵力而已,剩下的十多万人都得担心他们叛变。
针对这种情况,桑德斯王也是个狠人,他直接招募奥利萨帝国的新移民组建新军队,短短几个月里就组建了两个全新的师。
一直等到了九月份的时候,双方的军力整合的差不多了,才是正式爆发了第一场万人规模以上的战役。
双方围绕着麦丹王国的北方沿海重镇卡利亚进行了残酷的攻防战。
卡利亚位于无尽海沿岸,该城所在的卡利亚平原也是麦丹王国北部地区里仅有的一小片适合耕种的平原,往西就是地形复杂的山区,而北边大约八十公里就是大乾帝国的宁然州。
而大乾帝国对北方军的援助,相当多一部分走海运,直接从大乾帝国的港口运抵卡利亚港。
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军汇集重兵,想要攻占卡利亚港的缘故。
尽管攻占卡利亚港后,并不全完全的切断大乾帝国对北方军的军事援助补给通道,但是也能够迫使他们的物资运输渠道从便宜方便的海运转为陆运。
同时卡利亚港本身人口虽然不多,只有十万人左右,但是卡利亚周边以及以北,一直到宁禹州的这一片长约一百公里,宽只有二十来公里的狭长沿海地带,在丹拿王国中北方都是密林和山地的地形里,是属于极少数的适合生活居住的地方,这一片地区里的总人口达到了八十多万。
而这一片地方的人,基本都是倾向于大乾帝国。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