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海军宁愿拖慢后续永林级战列舰的三号舰以及四号舰的施工进程,也要安装更长身管的三百毫米主炮。
至于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主炮怎么解决!
海军根据三大武器公司现存的各大口径舰炮项目情况,直接把台州机器局以及金陵机械局以及其他相关企业、部门里的大口径舰炮项目进行整合。
设立了归属海军直接领导的‘大口径舰炮研究室’,专门负责一百七十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的研发工作。
该研究室下设五大项目组,分别一百七十毫米项目组、两百毫米项目组、两百五十毫米项目组、三百毫米项目组、三百五十毫米项目组。
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海军这一次,是打算拼了老命也要把新舰炮给搞出来了!
同时为了集中力量,他们砍掉了很多都还没研发出来,但是就已经落后的舰炮计划,比如一百七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两百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两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径舰炮。
因为海军觉得,这三百毫米舰炮都奔着三十倍口径去了,那些口径小一些的舰炮,身管自然是要更长一些,要不然有啥用啊……
所以主力舰炮研究室里的项目组的舰炮研发计划,都是按照先进标准去的,同时还采取了研发当代主力舰炮的同时,着手预研下一代新舰炮,并提前做好技术储备。
比如三百毫米项目组,目前主要研发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舰炮,同时开始预研三十五倍口径身管、四十倍口径身管。
并且海军坚定的认为,更大口径的舰炮才是未来,所以才会有了三百五十毫米口径舰炮的项目组,并针对三百五十毫米,甚至四百毫米口径的舰炮进行前期研究。
并针对未来这些更大、更长身管的舰炮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提前进行技术储备。
比如现在,现在舰炮工厂的技术设备,可以用来搞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舰炮,但是想要进一步搞三十五倍,四十倍口径的舰炮就很难了,只有三百五十毫米口径的舰炮,这玩意对技术要求更高,对设备要求更高,哪怕是个样式货,大乾帝国现在都搞不出来。
所以,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设备了,因为这些设备往往也是需要进行研发,所以如果不提前准备的话,以后会非常的麻烦。
海军这边为了舰炮,已经开始拼命了。
海军那边因为合像式测距仪而调整的造舰计划,可不仅仅是永林级战列舰,就连已经是进入后期施工阶段的统一级战列舰,也是对已经配属的舰炮进行了调整,主要是调整舰炮的仰角,以便获得更大的有效射程。
而其他舰种的后续造舰计划也是遭到了重大改变。
大乾帝国海军虽然现在实力微弱,最具战斗力的还是船旁列炮布局的平波号铁甲舰,几艘只有区区两千多吨的穹甲巡洋舰则是扛起了帝国海军主力舰的重担。
几艘一两千吨的无防护巡洋舰则是成为了帝国目前执行侦查巡逻任务的重要战舰。
至于那一大票早就落后的老旧巡洋舰以及铁甲舰,看似数量不少,不过现在之所以还没有退役,那纯粹是因为新舰还没有服役,还需要他们维持舰队规模,维护海岸线安以及训练海军官兵而已。
但是,大乾海军却是野心勃勃!
因为他们背后站着的是一个拥有强大战争潜力的帝国!
大乾帝国一统寰宇乃是天经地义,但是依然有些国家不服气,想要跟大乾争一争,大乾一定会让他们尝到血的教训。
大乾从未小觑那些迫于草原人压力而迁徙的国家,也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展起来,与大乾发生战争。
所以大乾的海军必须做到时刻准备着,打一场,甚至好几场影响深远的海战。
这也是直接反应到了海军的一系列的造舰计划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人员培养上。
之前建造的两艘统一级战列舰,只是试水而已,这两艘标准排水量七千多吨,满载排水量八千多吨的战列舰,虽然也不错了,但是距离帝国海军的需求已经很大,所以这才有了永林级战列舰的计划。
初始设计就是标准排水量九千多吨,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
而现在因为合像式测距仪的出现,预定海战距离的拉开,所以还在还在船台上的永林级战列舰直接进行了设计变更,准备直接配属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径的主炮,为此不惜冒着建造时间拉长,服役时间延长,造价上涨的代价。
这就是为了不至于花费了几百万乾元的战舰,在建造出来的时候就面临着尴尬的过时落后的境地。
不过这也好在是因为两艘永林级战列舰,首舰永林号也只施工了三个月不到,还处于前期船体施工中。
至于二号舰永安号更是刚铺设龙骨不久,改起来更容易。
这也就使得了这两艘永林级战列舰能够进行设计变更,不然的话和两艘统一级战列舰,船体工程都已经完成大半的情况下,就很难进行太大的设计变动了,顶多就是预留一定的后续安装更长身管的炮座空间而已。
而其他战舰种类的建造计划也是如此!
大乾海军是对在建以及预定建造的各舰,甭管是巡洋舰还是辅助舰都是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
其中最为普遍的改进就是增加了火炮的仰角,以便获在合像式测距仪的辅助下,进行远距离炮击。
同时一些施工不久,或者准备施工的战舰,直接更改设计准备装备更长身管的舰炮。
而已经施工到中后期的,也要求预留更换同口径长身管舰炮的空间。
大口径要保持,但是身管要更长,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海战距离增加之后,依旧保持足够的精度以及威力。
甚至准备下个月开工的四千吨岸防铁甲舰丰阳号更始被直接取消了建造计划。
去年的时候,海军拟定造舰计划的时候,虽然远洋舰队的建造计划固然是重点,但是也选择了有限度建造若干执行近海防御任务的岸防铁甲舰、小吨位浅水重炮舰、近海巡逻舰为主的等近海内河舰队。
本意是在远洋舰队,尤其是大批战列舰建造服役之前,能够让帝国海军拥有一定的防御性力量。
但是数个月后的今天,海军内部自己却是否定了继续建造大规模的岸防铁甲舰舰队。
海军认为纵然前期的过渡时期需要一定的防御力量,但是海军内部讨论了几个月后,认为那些几百吨,顶多一千多吨的浅水重炮舰就可以升任港口、河口防御作战的任务。
没必要搞三四千吨的中大型岸防铁甲舰,毕竟这四千吨级的岸防铁甲舰也不便宜,一艘三四千吨的岸防铁甲舰,再怎么也得一百多万乾元呢,毕竟就算是岸防铁甲舰但是要想要发挥出作用来,也得采用新型大口径舰炮以及新型蒸汽机以及装甲。
但是现在的战舰,装甲、舰炮、动力这三大部件的成本几乎就占据了整艘战舰的大部分成本,
用昂贵的蒸汽机、大口径舰炮以及装甲去建造一艘航速慢,低续航力,低干舷,无法远洋航行只有防护和火力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大乾帝国海军认为这不符合帝国海军的需求哦。
有这钱,我们为什么不去多建造几艘大型巡洋舰甚至是战列舰呢?
岸防铁甲舰或者类似定位的重火力高防护低航速的铁甲舰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大乾帝国海军。
大乾帝国海军,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区域防御性海军!
大乾帝国海军需要的不是防御性质的战舰,而是进攻性质的主力战舰,能够为大乾抢占无尽海峡的远洋主力战舰。
基于对大乾帝国自身的强烈自信,大乾帝国海军并不认为前面几年的过渡时期会出现太大的以为,就算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帝国海军也不认为几艘岸防铁甲舰就能够改变帝国海军面临的困局。
相反,如果把经费腾出来,用于建造其他新锐新型战舰的话,起到的效果反而会更好一些。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