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章 又一次扩张(2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5781 字 7个月前

而大口径火炮,尤其是海军的舰炮,则是会搞一些炮架,炮架上会有一些缓坡轨道。

舰炮开火后炮身在炮架上的轨道上向后退,依靠缓坡减轻部分后坐力,然后依靠重力和人力进行复位。

上述不管是单纯硬抗,还是依靠炮架进行硬抗,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复位困难,复位后需要重新进行瞄准,难以短时间内进行精确射击。

针对这个问题,大乾帝国里的诸多武器专家们,多年来一直都是在尝试解决。

并提出了诸多解决方案,其中不乏先进的液压管退方案,只不过有理论不代表能够搞出来。

后来又是搞过弹簧管退方案,依旧很不成熟,虎贲军好几年前就尝试性装备过这种弹簧管退舰炮,看似射速很快,但是液压装置三天两头出问题,怎么说呢,设计理论是好的,前景也是有的,但是以目前大乾的基础工业很难搞出来能够实用化的管退火炮。

后来虎贲军舰队忍无可忍,直接把这些所谓的先进管退炮给撤装了,回归到了海军那边一直坚持研究发展的架退炮上来。

这个时候海军的架退炮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了,海军的架退炮其整体设计是炮架分为上下炮架,炮管依旧和上炮架连接,上炮架和下炮架有轨道连接,同时拥有弹簧、液压辅助制退、复位装置,火炮发射后,炮管带动上炮架向后退,并挤压弹簧,进而让弹簧或液压装置吸收一部分后坐力。

复位的时候,可以利用弹簧或液压辅助复位。

这就是目前大乾海军、虎贲军舰队以及陆军大口局岸防炮普遍采用的新型架退炮。

这种方式对于大口径的舰炮而言,效果依旧有限,甚至依靠人力也难以进行复位,依旧需要依靠重力进行复位,目前大乾海军上装备的三百毫米口径的舰炮,基本都是还需要重力复位,液压、弹簧复位的作用有限。

但是对于一些中口径舰炮而言,这种加装了液压或弹簧,或干脆是两种一起用的架退的方式却是不错的,能够有效的帮助火炮进行复位,并提高射击精度以及射速,这也是为什么大乾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火炮,能够做到每分钟一发射速的缘故,一百二十毫米口径的舰炮,采用定装弹药的话,其射速甚至能够提升到每分钟三发到四发。

目前的大乾海军、虎贲军舰队,陆军大口局火炮所采用的火炮,虽然依旧是架退炮的范畴,但是采用上下炮架分离,加装液压、弹簧进行制退、复位装置后,其射速已经是比十多年前的早期火炮提高了一大截。

更不要说,最近几年大乾军方一直都没放弃对管退火炮的研究,只不过这玩意的技术难度有点大,虽然搞过好几次的样炮,甚至早期虎贲军那边都实验性装备过,但是技术有限,故障率太高而无法导致实用。

但是,火炮方面的技术却是一直处于进步的状态的,说不准不用几年时间,管退火炮就能够实用化了。

技术的进退,使得了大乾海军以及陆军的大口径火炮,射速在持续提高,耗弹量也是持续提高,对后勤供应的能力持续提高挑战。

这些年,军方已经是越来越感到单纯依靠西方铁路的话,难以维持前线的补给。

现在有了苏伊士运河的话,却是要方便的多,一艘上万吨的货轮过去,就能够运输上万吨的物资呢。

苏伊士的开通,也是直接促进了帝国在西方地区的战略行动变的更加快速起来,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乾军方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就是直接提高了在黑海海峡军管区以及苏伊士云运河军管区、休达军事基地这三大西方军事基地的驻军数量。

同时加速了对大乾金国移交的东欧地区的接管,其中包括了两座重要的东欧地区的城市。

垂拱八年八月十四日,大乾帝国正式从大乾金国手中接受乌尔兰平原地区里最重要的城市:盖普!

九月八日,大乾帝国从大乾金国方面接管莫斯科。

尽管这两座城市实际上已经空无一人,甚至连很多建筑里的贵金属装饰或者贵重建筑材料都被撤离的草原人拆了个一干二净。

但是,接管这两座空城依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意味着大乾帝国开始全面接管乌尔兰平原以及罗斯中北部地区。

这是大乾帝国近年来,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领土扩张。

而且还是和平扩张!

垂拱八年六月九月十六日,费尔兰湾,一艘典思锐的渔船正在捕捞作业,但是很快这艘渔船上就有渔民朝着西边一边指着一边叫喊起来,当即其他人也是朝着西边看过去。

然后一个个都是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们的视线里,西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而且船队里的船只还都是清一色喷着淡淡的烟雾。

哪怕是没啥见识的费尔兰土著渔民,他们也是知道这是大乾人的蒸汽船。

大乾人自从在丹麦群岛建立军事基地后,就是在丹麦群岛长期驻防了海军战舰,时不时的还派遣巡洋舰等大吨位的战舰进入波罗的海进行巡弋,同时也会有大乾人的蒸汽商船进入波罗的海海域。

费尔兰湾海域里的渔民或者沿海港口的民众,很多人其实都见过大乾人的蒸汽船只。

但是,他们往日里见到的其实都是几百吨,撑死了也就千把的船只,而其他大吨位船只的话,其实他们也没见过,毕竟费尔兰湾这破地方要啥没啥,之前大乾帝国对这地方一直没啥兴趣。

就算是民间船只,也没有那一艘大吨位的民用船只跑到这破地方来。

但是今天,他们所看见的却是众多的数千吨的庞大船只。

他们所看见的自然是大乾人的船只,其中有西方舰队的护航战舰,也有数千吨的普通货轮,更有一艘上万吨的货轮,此外还有不少几百吨的小型近海船只。

这是一支由十六艘战舰或货轮、客轮以及其他类型船只所共同组成的混编船队!

他们来这里干嘛?

他们根上级的指示,前来此地正式接管大片的领地,并且打算在涅瓦河出海口修筑一座港口以及驻地。

军方出手,还是陆海军一起动手,后头又有着移民屯垦司的支持,这动作和规模自然是比较大的。

当然这也和这边的冬天来的非常早,时间紧迫有关系。

为了能够快速修好一个港口,修好驻军以及前期移民所需要的住房以及其他设施,舰队携带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军方为了在这里能够快速修个港口,可是直接从苏伊士运河那边调来了多台大型的机械设备呢。

大乾人的船队都没搭理附近海域的费尔兰渔民,舰队很快就越过了他们,然后一路西进,最后来到了涅瓦河河口。

抵达后,舰队开始下锚停船,同时多艘的小型近海船只分别朝着河口中间的小岛以及河对岸的陆地过去。

这里其实也有个小港口的,不过乃是非常小的港口,乃是草原人建起来的,当年草原人西进,大军一路平推,最后杀到了这里,甚至一度杀入了费尔兰地区。

只不过草原人嫌弃费尔兰那破地方实在太冷,还多山地,而且典思锐王国抵抗的也非常坚决,最后草原人就主动放弃了继续朝费尔兰进攻,只是在河口这里修筑了一座小堡垒而已。

如今这个小堡垒里的草原人大部分都已经是离开,只剩下几个人还驻防在这里等待着和大乾人进行交接。

登岸简单交接完毕后,仅有的几个草原人带着复杂的心情乘坐大乾人友情提供的小型客轮走了,而大乾人则是开始卸载物资。

先是几艘小型的货轮靠近,依靠那简陋的港口卸载建筑物资以及部分小型设备,这些都是用来修筑港口码头的。

这码头没有搞出来的话,可没办法停靠几千吨的货轮,更没办法卸载上面搭载的大量物资了。

大乾人在这里开始修筑港口的时候,另外一边的典思锐王国的部分驻军以及民众自然也是知道了,当地的官员以及军官甚至都亲自过来,问大乾人要不要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劳动力啊什么的。

那态度,比对待典思锐国王都还要恭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