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强死了,还没有过头七,去不了前线。如果实在要我去,等过了头七再说。
柴荣看到了赵匡胤,他刚刚升官,而且浓眉大眼,不像是个说慌的人。你最近很清闲,去前线走一趟吧。
赵匡胤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任务,没有一点迟疑。请老板放心,我一定看到什么说什么,绝不添油加醋,也不隐瞒不报。
文武百官们看着赵匡胤绝尘而去,有的摇头叹息。多好的年轻人啊,就这么白白送了性命,真是太可惜了。有的露出冷笑,幸灾乐祸。这种挖坑的任务都敢接,是不是想升官想疯了?
赵匡胤很快就从前线回来了,不但一五一十禀告了所见所闻,而且还陈述了自己的看法。柴荣静静听完,神情变得严肃。我再说一遍,你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如果说错了,我会追究责任的,绝不姑息。
赵匡胤虽然没有读过什么兵书,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是在前线走了一遍,断定一定会赢,前提是按照自己设计的进兵步骤和打法,一定会大获全胜,收复秦州等四州。
你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敢把话说的这么满。看着赵匡胤坚毅的目光,柴荣决定相信他一次。于是向王景下达命令,不要停顿,全力出击。
战争的进程居然和赵匡胤设想的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几乎相同。他不在战场上,为什么会说的这么准?难道他是导演,这出大戏就是他编导的。人们惊讶的提出质疑,而且看待赵匡胤的眼神也一天一个样。你掐指一算,竟然很准,究竟是人还是狐仙?觉得这个年轻人越来越捉摸不透了。
黄花谷之战,成了后周攻打后蜀的分水岭。在此之后,后蜀军心不稳,失城丢寨成了家常便饭。而后周军披荆斩棘,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越打越顺。战场形势完全成了一边倒,后周军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闰九月,后周军相继收复秦、成、阶三州。到了这个地步,孟昶觉得该和柴荣沟通沟通了,于是致信一封。有事可以坐下来谈谈嘛,何必兵戎相见,打打杀杀呢?他在信中自称大蜀皇帝,柴荣觉得这封信不合礼节,没有做出回应。
哼,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柴荣。你偏安一隅,凭什么这么大的口气,自称皇帝?
孟昶更加害怕,于是增兵剑门、白帝城等关隘要地。由于大量招募士兵,导致后勤不足。可是又没有铜,只得铸造铁钱。但是铁也严重缺货,就从老百姓手里强行征收铁器,搞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没有菜刀,还怎么切菜啊?没有铁锅,怎么煮饭啊?一件铁器都没有了,这日子没法过了。一个足斤足两的铜钱价值一文钱,铜钱才是钱,铁钱算是什么玩意嘛?不用多想,这就是镰刀收割韭菜的一种方法。
到了十一月,王景攻克凤州,至此四州又回到了中原的怀抱。形势一片大好,如果继续用兵,说不定能拿下整个后蜀。但是柴荣却停下了讨伐后蜀的脚步,因为削平四海的第一战不在后蜀,而在富庶而软弱的南唐。为了安抚秦州四州的人心,柴荣下诏,除了征收二税之外,废除后蜀时期的所有苛捐杂税。
后蜀广政四年(公元941年),二十二岁的孟昶风华正茂。俯瞰后蜀大地,心潮澎湃,挥毫泼墨,写下了《官箴》。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扶养安绥。政在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所得,风俗可移。毋令侵削,毋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人父母,罔不仁慈。特为尔戒,体朕深思。
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多么英明仁慈的皇帝啊!
做一件事最难得的不是一时的激情澎湃,而是持之以恒,孟昶显然没有做到不忘初心。因为后蜀实在太安逸了,他慢慢变得穷奢极欲了。为了治疗前列腺疾病,用的是镶嵌珍珠、宝石、玳瑁等七种宝物的夜壶,文艺的叫法是七宝溺器。自从用了七宝溺器,撒尿果然顺畅多了。你还别说,还真对得起这张脸。为了充实后宫,到处强征漂亮美眉。
这样骄奢淫逸之人,如何是柴荣的对手,失败其实早已注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